我曾经写过一个微博,说本年度最装13的行为,已经不是在星巴克用macbook上网,而是在咖啡馆看乔布斯传,英文的。因为这部书的厚度实在太过惊人,所以要把它背到咖啡馆里,需要有过人的体力。然后,就有贴心的同志们告诉我说,这本书的app版已经同时推出,如果愿意多花几美元下载的话,我就可以享受在咖啡馆里用Ipad看乔布斯传这种超级装13的行为了。
我犹豫了,因为我手头已经有四本乔布斯传,虽然来路各异,有花钱的也有没花钱的。但是要让我再花一点钱去弄个app版的,又觉得有点过分,我得多爱这本书才至于弄这么多本啊。出于价格敏感的原因,我犹豫至今没有下手。有时候还想,嘿,要是没有纸书就好了,毫不犹豫去下一个呀。
做出版的朋友对我说,现在的书,卖实体还是大头,卖电子版权虽然是潮流,却大多只是赚个名声,显得自己与时俱进了,其实真赚不到多少钱。还有做出版的朋友对我说,看电子书的人和买实体书的人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你看有些在网上点击超高的书,做成实体书,却完全卖不动。
这些我都信,但是,我为什么会对电子书这件事如此热衷,并且巴不得所有的书都有电子版的形式,一来给我的手袋减负,二来顺便给钱包减负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一个理由,因为我早已经习惯了网络阅读。
作为早些年穷极无聊,在起点和晋江上打发过无数时间的老VIP,我相信所有盛大文学的用户,对于电子书这种形式,至少是不抗拒的,甚至是欢迎的。我们不介意为电子书花钱,我们已经习惯了非纸书的质感,是啊,没有沙沙的纸张翻动的声音,没有能够随手在书页上写写画画,是挺遗憾的,不过,看本小说而已,最快时间最便宜的价格还能随时随地看,已经很互联网精神了好不好,就不用那么多讲究了。
所以,我是坚信未来的阅读市场,是一定会转向移动互联的。出版界的朋友们也说,这个我们知道,只是很难啊。对于传统出版界来说,这一定是难的。因为他们要在一套老的生态系统中,长出一条适应新的模式和生态的分支来,理念和运营方式全不一样,当然很难。
不过,对于盛大文学来说,这一步就应该跨得比谁都理所当然吧。盛大文学说,已经推出云中书城的安卓客户端,app客户端。未来还要把塞班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全都一网打尽。我想象中,未来的书店就是这样。再没有出版机构,没有渠道和经销商,也没有了当当卓越,我打开手机,点开书城,找到我想看的书,一分钟后,我就可以在手机上阅读。看到有趣的句子,还能随手转发到微博与好友共享,写邮件给作者商榷,或者快捷登录这本书相应的小组看看别人对这书有什么评价……
卖衣服的早就已经web2.0了,早就可以非常互动了,早就从用户需求出发定制生产了,阅读也应该这样。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