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马云这个人

马云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被忽略的存在。

在我2006年5月第一次见到他之前,他的创业史便早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而这个个子不高、身材清瘦的杭州男人,已经俨然成为中国最具人气的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他的成功经历,他对创业者的循循教导,他对互联网经济的理解,以及他对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承担,这一切,通过他的一次次的演讲和电视节目传播出去。

这让他成为一个特具魅力的人,别具性格的人。

在此之前,企业家在公众的眼里,只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大家只知道这是一群成功的人,一群拥有财富和话语权的人,又或许,总是挥金如土,过着衣香鬓影和挥斥方遒相夹杂的生活的人。而这群人,有着共同的性格,比如刚毅、果敢、决断。

而马云,因为他特异的长相、出奇精彩的演说能力和幽默的言论,逐渐成为一个公众偶像。在很大程度上,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他成了一个明星。

不骄矜的富豪

后来在聊天的时候,马云的助理陈伟无意中说起一些马云生活中的琐事,比如马云的服装都是太太张英一手打理的,即便马云偶尔会陪她一起去商店,一般也只是身体上参与,思想上不参与。所以,马云从来不知道自己穿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不知道价钱,更不知道是不是名牌。实际上,马云一直以为那些设计简单大方、色彩明亮的衣服,就是一些中档货。而陈伟悄悄告诉我说,据他所知,应该都是名牌。

这一点,其实有点像马云自己的为人,他的身上,看不出作为一个富豪的自觉,没有一种富贵骄矜的感觉。

第一次见到马云,是因为我受淘宝网的邀请,打算写一本书,记录淘宝网成立3年就打败了国际电子商务巨擘eBay的故事。这一场发生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经典战役让人振奋。在那个时候,马云已经名满天下,只不过,所有人都还不知道,马云旗下的这家公司在战胜了原本横亘在面前的庞大的竞争对手之后,能迸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那时候,淘宝网的一切,都还不太为公众所熟知,大家更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间的复杂的股权合并。在拥有了雅虎中国之后,马云把很多时间都****在这家新被他收入囊中的公司,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其进行改造。

我和他的约见是在一个近午时分,他在北京的办公室宽敞而简单,没有巨大的办公桌,也没有气派的大班椅。只有一张靠窗的会议桌,旁边摆着一组沙发,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有一些小泥人,摆着武打的造型。

我等了他一会儿,就看见他疾步走进来,笑着,握手。我站起来的时候趔趄了一下,他也就笑了。他比电视上看起来更加瘦,也就显得脑袋更大,穿着简单的白衬衫、休闲裤,同样的打扮,我后来无数次地见过。说句实话,作为观众,我也没有看出他身上的衣服有名牌的气息。

那次采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马云是一个很有语言魅力的人,这方面我觉得属于天份,而不是后天学习、训练得来的能力。他讲话略带一点点杭州口音,语速很快,讲话的时候动作幅度很大,表情异常丰富,眼睛紧紧地看着你,这个时候,你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相信他所说的话。更何况,他的话从来不是枯燥的大道理,他喜欢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干巴巴地唱高调。

而且,我不知道是因为他本身的性格直率,还是因为他在商界的地位使得他在讲话的时候可以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在他的嘴里,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对其他人,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直接评价。而这些评价,有时候出人意料,有时候甚至非常尖刻。

第一次见面,他就告诉我,eBay易趣的团队中的某个人,让他很不爽,所以即使有机会,他也不愿意和eBay合作,而是采取了血战到底的战略。

后来,当我不再以采访的名义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会更加肆无忌惮地说:某某人,我觉得3年之内他一定会倒掉;某某人,我不喜欢他,因为他的内心怀疑一切,没有信任;某某人,我这辈子绝不会再和他有任何形式上的合作……

这些话,尽管有些已经事过境迁,有些真的如他所说的一样发生了,可是我仍然不敢写下他提到的那些名字。

讲义气的男人

但是,马云绝不是一个尖酸刻薄的男人。

他有时候会有一些孩子气的固执和判断,正如他说他不喜欢eBay易趣团队的某个人,他说不出原因,也不是因为二人之间有什么龃龉。可是一旦让他觉得不顺眼,气场不对,他就会选择敬而远之,选择不合作。

马云是很相信感觉的一个人,对人如此,对环境也如此。有一次聊到风水的话题,他先开玩笑说他也懂风水,后来他解释说,其实所谓的风水就是气场,而一个敏感的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气场,是会有敏锐的感知的。所以,所谓好的风水,其实就是能让人觉得身心舒畅,心情开朗的环境。同理,人,或者朋友,也是如此。

关于朋友,我后来看到众多鲜活的例子,证明马云是一个多么值得交往的朋友。

马云有许多朋友,其中不乏明星、学者、企业家。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男人是史玉柱,最广为人知的女人大概就是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的主持人王利芬了。

也许是和王利芬好几回一起参加会议被火眼金睛的群众看见,所以马总在2009年减持了一点公司的股票后,就“被离婚”了一次,王利芬也成了马总“被离婚”的重点嫌疑对象。

马云的名人朋友还有很多,比如被他称为“于公子”的于丹,和他有互相通报机制的汪涵,越剧名家茅威涛,等等。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马云对那些相识于微末之时的朋友们的态度。

提到马云的过去,Ken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马云考大学考了3年,但很少人知道他曾风雨无阻10多年每天在西湖边读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Ken是澳大利亚人,是马云还很小的时候在西湖边读英语时认识的朋友,从此情同父子。马云第一次出国,就是受Ken的邀请去澳大利亚。到了那边马云才发现,原来国外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宣传中的那样水深火热,也用不着我们去拯救,相反,如果我们不迅速发展,我们恐怕将被拯救。马云的视野,就这样被打开了。

后来马云在夜校开了一个英语班,那时候Ken已经年过古稀,不过依然健壮。他在杭州的时候,会时不时去英语班看看,和学生们聊聊天,就当是给他们上一点小课。上过英语班的陈伟还记得,Ken的话里有很多俚语,他们听不懂,这时候马云就会帮忙解释。比如,“非常好”这个短语,Ken就不说“very good”,而是说“bloody wonderful”(血淋淋地好)。

1998年马云在北京工作,Ken来杭州的时候,马云自己不在,就拜托了陈伟去接待他。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陈伟上哪儿都带着Ken,吃完晚饭才送他回宾馆。接待工作结束,陈伟自己觉得做得很不错,结果Ken却向马云投诉,说陈伟总是酒后驾驶,这个习惯很不好。这件事,让陈伟在多年之后还记得,还不忘检讨自己当年的错误。

Ken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可是马云的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都放着他和Ken的合影。Ken的儿子和父亲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位瑜伽教练,他还会时不时地到中国来,每次来,都一定会到马云家里去做客。

马云的助理陈伟和他一直是朋友,保持着一起吃饭、喝酒、讲段子、吹牛的良好关系。陈伟后来去给张纪中当了一段时间的助理,2008年,因为祖母去世,让他顿悟“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于是在春节过后,他去了一趟马云家。之后,他就成了马云的助理。

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邵晓峰,曾经是一名刑警,一个著名的神探。多年前马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找邵晓峰吃饭,听他讲破案的故事。后来他也加入了阿里巴巴,开始是做淘宝网的安全总监,后来成为支付宝的总裁。如今这位曾经的神探,已经成为互联网精英、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了。

又据八卦说,阿里巴巴还有一位女高管,也是和马云私交不错的朋友。多年前她在美国,常常因为感情问题半夜给马云打电话哭诉,而马云也常常陪她一聊就是很久。最后辗转多年,她最终也花落阿里巴巴,成为团队一员。

而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马云为什么会把这么多私人朋友招揽进自己的公司?这样的做法,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现代公司的管理机制是多么不相符合啊!一直到后来,我听了马云和我说的“风水说”之后,才明白他这样做的道理。

实际上,环境不单单是指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环境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是人。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组成一个个不同的气场。这些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朋友们,在生活上志趣相投,性格上互相投契,为人知根知底,和这些人一起工作,不是更能形成令人心旷神怡的气场吗?

没有人能制衡我

2008年7月1日,阿里巴巴在杭州梅苑宾馆召开组织部全体会议,其中一项内容是欢迎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蔚等新同事加入阿里集团。晚上B2B中层以上会议继续召开,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

会上所有的人都直言不讳,先是有老同事抨击“空降”的新领导,认为职业经理人那些技巧和规则不适合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靠的是苦干精神,是“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的精神。

还有人挑战马云:“如果马总您的决定出现了明显的错误,那谁来制衡您?”

马云很平静地回答:“第一,公司没有人可以制衡我。第二,如果我已经作出了决定,哪怕是错误的也必须执行。第三,你们都认为是错误的决定,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

这个回答表现了马云非常强势和自信的一面,而事实也很快给出了最好的证明。就在这次会议之后不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马云在几乎所有高管都反对的情况下,坚决执行“狂风行动”,大幅让利给“严冬”中的中小企业,结果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拥戴,客户数量井喷。虽然单价低了,总收益反而增加,“狂风行动”大获成功。

挑战马云权威的同事,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这是马云在阿里巴巴所倡导的文化之一。每次组织部的会议,就是说真话的会议,大家把心里的想法都抖出来、辩明白,事后谁也不计较。有的同事在会上被马云批得体无完肤,晚上又会出现在马云家喝茶、聊天,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助理陈伟还记得他刚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有一天公司旗下的口碑网的同事突然跑来找他,希望他去“指导工作”。陈伟很高兴地去了,还发表了许多意见。事后他才知道,这件事是马云安排的,而马云的原话是这样的:“要有更多的客户,就要把网页做到极致的简单,要让从前不上网的人一来就会用。现在整个公司里只有陈伟一个网络白痴,让他来看,他看懂了,说明产品可以上线了。”

陈伟说,这件事没有让他受伤,因为他知道其实马云已经给他留了面子了。马云是这样看待面子问题的,“在公司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哪个没有把脸皮当拖把在地上拖过?拖过你就不会不懂装懂,就会脚踏实地。”

所以,马云的不可制衡、无人挑战,马云的强势和自信,都表现在大战略、重要决策上。在公司,他并不总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有想把自己高高挂起,塑造成一个不可亲近、说一不二的暴君。

陈伟后来把他所认识的马云和阿里巴巴写成了一本书《这才是马云》。这本凝聚了他对马云长达20年的观察和理解的书中,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过去。在创业的时候,马云会不断地产生梦想,而其中一个梦想是这样:带着团队所有人去巴黎过年。在大家已经惊喜万分时,宣布年夜饭后还发年终奖:每人两把钥匙。在大家莫名其妙时,他再说,我给大家每人在巴黎买了一栋别墅,还有一辆法拉利跑车。当场有人因心跳过速,被送进医院……

这是一个有点无厘头的梦想,和马云日后发表过的那些振奋人心的梦想相比,这个梦想显得有些不着调。可是,这个故事却感动了我。

有这个梦想的马云,没那么高瞻远瞩,却平易近人。他的梦想里有财富和成功,更重要的是,有他的团队和他的朋友。

这就是马云,很难用一句话准确概括的马云。

《马云说:生意就是这么干的》序

浏览数: 次 星期五, 08月 10th, 2012 未分类

6条评论 to 马云这个人

  1.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2. www.ok60du.com windism.com on 08月 10th, 2012
  3. 拍马屁

  4. dtyy on 08月 11th, 2012
  5. 人格魅力!

  6. www.shayang123.com on 08月 11th, 2012
  7. 博主懂得真多啊,学习了

  8. www.gdhc56.com on 08月 13th, 2012
  9. 呵呵,纯支持一下!!

  10. www.gdsjm.com on 08月 13th, 2012
  11. 先占个位置,再慢慢看,呵呵

  12. www.cxunweb.com on 09月 2nd, 20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