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04月, 2007

小小好消息

关于《淘宝网:倒立者赢!》,发行不到两个月,反应不错。今日北京有朋友说,在现代城的光合作用书店,把最后一本也买去了,估计补货还得几天。

    听出版商透露,书的发货,主要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尤其是浙江。其他地区的书店,到货比较慢。这些地区关心本书的朋友,估计还得细细找找才能发现。有劳拉。

    关于网购还有一事也巧,当当网上周已经这本书卖完了。刚好又正逢重庆书会,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发行人员,要到下周才能补货,因此,这两天要网购这本书的朋友,可以改到其他网上书店或者淘宝的店上购买。

    还有,上次留言说在淘宝店买了我三本书的那位老友,据店主称您没下单哦,哈哈。我猜您没有用过淘宝啊,第一次使用,可能会有小小门槛,我也是摸索了好一阵才弄明白怎么下单怎么付钱的。

最近在重新整理思路,打算继续在红楼管理的道路上深挖地道,发现自己比几年前写职场红楼的时候有了一点点进步,小小得意了一下。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感觉,比如我从来就觉得我的职场金庸比红楼写得好,可是除了我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这种想法。而且大家一口咬定,是我的审美有问题。

星期一, 04月 30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五一期间的节目预告啦

先预告一个:
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节目,五月二号和三号,晚上10:20,
话题是跳槽和加薪,我是嘉宾之一,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星期日, 04月 29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又要电视谈职场拉!

《职场红楼》和《职场金庸》两本书的长尾效应还真是延续,最近又要电视谈职场拉!上周非常忙,五一期间的电视节目都在提前录制,真是不亦乐乎啊!
具体播出时间,大家在这边等我的通知拉。
 

星期日, 04月 22n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以前只知琼花之名,不知琼花之美如此打动人心。这次来扬州赶的时间正巧,桃花已现残相,琼花却正开得茂盛。欧阳修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今日一见,方知此言非虚。


据北宋初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


琼花在植物学上属忍冬科荚蒾属。是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聚八仙,以及八仙花、蝴蝶花、木绣球等,都是琼花的别名。

琼花的美更在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寸,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灿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此段引自新浪网友冰岛幽兰博客)

 

星期日, 04月 15th, 2007 未分类 1条评论

中国女生,你以白为美吗?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威风
2007年4月11日 星期三
 







界上所有的人都喜欢追求自己所不曾拥有的东西,比如穷人想有钱,有钱人说想过平淡简单的生活,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们天天喊“我要上学”,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很痛苦地问:“我是不是改退学去创业”,身材纤细的女孩想丰满,丰腴的女子一天吃一个苹果以达到减肥的效果,总之就是一句话,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围城里边的人想出来。事业如是、婚姻如是,连肤色亦如是。


皮肤白皙的西方人向往健康的古铜色皮肤,每年一到夏天就去休闲海滩曝晒,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钱去海滩的,还想出在室内用紫外线照射的办法来达到美黑的效果。亚洲人的肌肤细腻柔嫩,在西方人看来类似陶瓷,而我因为有一次在加拿大商场作皮肤测试,对“你的皮肤曾经几次被晒伤?”的问题填上了“never”的答案,而导致销售小姐的大惊小怪和无比艳羡,可见他们对亚洲人的皮肤还是颇向往的。可是,我们对自己的肤色却极为不满,因为不够白。



“一白遮百丑”这句古谚流传至今,可见有其坚实的群众基础。事实上,我们在中国文学小说中也往往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美的级别和白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比如在金庸的小说中,虽然偶然出现一两个皮肤微黑的性格美女,但是大美女如黄蓉,一定是脸庞雪白,眼如点漆的。比黄蓉更高级别的超级美女小龙女,则拥有躲在古墓中二十年不见阳光造就出来的如冰雪一般的白皙皮肤。一般人不可能为了阻挡黑色素的诞生而把自己关在黑房子里如此多年,所以一般人也就美不到这个程度。比小龙女更美的,就是倾国倾城,容颜绝代,一笑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一自杀能化玉帛为干戈的香香公主。她的皮肤白到什么程度呢?小说中有描写,说她抬起了手腕,因为皮肤白到透明的程度,所以在白衣服的映衬下,几乎看不到手的存在。


  






当白和美紧密联系到一起之后,美白就成了从古到今不可逆转的千年潮流。现在大概只有日本艺伎才会把自己的脸涂到和立邦漆一样白了,但是据说在中国古代,无论男女,都喜欢在脸上敷粉,而且是生怕“谁都看不出我擦了粉”。他们所使用的粉,大部分是铅粉,讲究一点是米粉,没有卫生标准,更容易致癌。可惜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部分人还因为化妆程序过于繁琐,而选择不洗脸,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经常嘲笑韩剧里面出现的贵妇人顶着一脸大浓妆睡觉的景象,其实在中国古代,是颇为常见的。更狠的是,据说还有人吃砒霜来使脸部皮肤变白。结果是可以想象的,轻者牙齿中毒掉落,重的身体中毒死掉。



现代科技发达,大家都已经知道铅对皮肤的害处,因此利用化妆技术使自己看起来比较白的办法已经落伍了,高明一点的讲究你看不出我擦了粉,更高明一点的,讲究你以为我擦了粉,其实我天生丽质,自然皮肤表面就是这么的白。正是因为大家开始相信无论是日本制造还是法国制造,无论是西方技术还是汉方科技制造出来的粉,始终都对皮肤有害,于是美白护肤产品开始大行其道。广告上用“一道光”这样惊世骇俗的词语来描述PS过的模特(而且还是白种人)的白皙程度,又或者宣称产品中含有酿酒程序中提取出来的某种物质,不仅让人白,而且白得晶莹剔透。可惜这一产品,在去年被揭发含有有害物质而信用度直线下滑。今年据说重新上架了,不过原来密集轰炸的广告,却再也没有在电视上见到过。



经此一役,渴望美白的女性们意识到,美白似乎不太可能由外而内,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从内部开始,由内而外地去改造。于是中国古方又一次被翻出了台面,只不过这一次大家翻的是医书,是秘方,甚至是《齐民要术》,书里面记载的那些玉蓉散、莹肌如玉散、八白散之类的方名,听起来就象是活生生的小龙女和香香公主在向我们招手。



效果究竟几何?书上只说有用,没说多长时间见效。好在这些“散”多是以那些以“白”字开头的中药制成,吃毕可能容易导致体质虚寒,倒也不至有中毒之虞。据说英国现在已经上市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药剂,吃下去就能让想拥有古铜色皮肤的白种人迅速安全地梦想成真。可见美白或者美黑,都要由内而外,东西方终于在路径上殊途同归了。

 

星期五, 04月 13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红螺寺的玉兰



 

星期一, 04月 9th, 2007 未分类 1条评论

那白衣飘飘的年代

前两天乱看电视,不知道是哪个台的哪个节目,看到王志东站在北大大草坪前面讲话,内容似乎是“我的北大”。今天在网上乱看新闻,才看到邵亦波搞的新网站www.babytree.com,顺藤摸瓜又看到了邵的博客http://www.shaoblog.com/,第一感叹是,靓仔也会变老,第二感叹是,这拨人又杀回来了,第三感叹是,互联网最近果然热得厉害。

我对王志东一向有一点特殊的偏好,因为他是我从业时候见的第一个名人。当时他去广州,一大群记者蜂拥而上,颇有点抢新闻的意思。我瑟缩在人群中,不知道该问什么,当然看那架势也轮不上我发问。于是就在旁边听着,听别人问一个问题,他便回答,偶有三点看法,第一第二第三,于是我的崇拜就有如滔滔江水,觉得此君是我生平所见第一智慧之人,电光火石之间回答得滴水不漏,逻辑思考能力也太强了。回去把他的回答原样打出来,便是一篇报导。当然,后来我就明白了,这其实也不算什么,问题其实很大路,回答也中规中矩,就跟令狐冲和小师妹过招一样,不知道的人看得惊心动魄,其实就是同门师兄妹喂招,心里都有数,只有我这门外汉咋咋呼呼罢了。后来他就出局了,后来我还采访了当时的CFO,整了点貌似内幕的东西。再后来,就是这位CFO作了新浪的头,有时就感叹职场有如人生。

前阵子写《淘宝网,倒立者赢》的时候,就很想采访邵亦波,苦于不知道上哪找他,呵呵。如今我写完了,他就现身了。对于他,当年我也是颇景仰的,那时候觉得他才是互联网精英的代表。履历完美,相貌堂堂,举止西化,英文据说比中文好,手指上的结婚戒指闪闪发光。八卦杂志上说,他老婆号称台湾的英语小魔女,因为GRE考了满分,杂志上登的他们俩在法国的照片,至今我还记得给我留下的心灵创伤:瞧瞧人家过的那是什么日子。后来易趣卖给ebay然后邵亦波也出局了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这个行当了。去年因为写书,总也绕不开这个话题,我问过孙彤宇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他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答案且先不说,毕竟是竞争对手自己琢磨的,这个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问当事人。

看了邵亦波的博客,还是那个感觉,国际化,他对创业对企业管理对行业的看法对老婆对儿子对家庭的态度,都国际化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他的博客里看到Drag-Along Right,我不懂这个,看完了很长见识。写到最后,他说,“term sheet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会一个个道来(我中文打字实在太慢;上面这一段打了90分钟)。等不及的,可以看一看美国的一个VC,Brad Feld写的专门关于term sheet的blog。他写的很不错,但有些东西对中国不适合,在Drag-Along Right上,他写的不清楚。

打的手酸了。休息一下给老婆亲一个去了。”很有趣。


这一次他和王怀南做的宝宝树,据说是搜索+电子商务,赚的是女人和小孩的钱。最流行的商业元素都有了,不过能做成什么样,只能说,我很期待。

星期六, 04月 7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瓜子脸”审美漫谈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威风
2007年3月30日 星期五
 
据说,伯拉克西特列斯的著名雕塑《尼多斯的维纳斯》的面部是公认的魅力样板,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那是因为这座维纳斯的脸,从发际到下颌的长度与两耳之间的宽度之比,完全符合黄金比例,也就是传说中的瓜子脸。看到这句话,再从网上搜出维纳斯的图片来对比,前半句不能不同意,后半句,我只能代表全体中国人民表示怀疑——这样的脸算得上瓜子脸?那中国著名影星章子怡范冰冰的脸算什么呢?
中国传统审美观对人的面部美特别重视,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三停五眼”的说法,说的是人的面部正面观的纵向和横向比例关系。“三停”是指将面部正面横向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线为一停,从眉线到鼻底为一停,鼻底以下为一停。“五眼”是指将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等分,以一个眼长为一等分,即两眼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眼的距离,从外眼角垂线到外耳孔垂线之间为一个眼的距离,整个面孔正面纵向分为五个眼的距离。凡按照“三停五眼”的比例画出的人物脸型都是和谐的。但是,这种脸型并不一定就是指的瓜子脸,又或者即便瓜子脸在众人的眼中特别的美,那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或者美术家们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的,如果让算命先生来发表观点的话,也许他们会说,国字脸的脸型是最好的。
史书上描写一代女皇武则天,曾经提到她原本没有字,是唐太宗赐了一个媚字,说明此女子妩媚动人,至于她的长相,书上说了四个字“广额方颐”。也就是说,武则天这样贵不可言的好相貌,说白了就是大脑门方下巴。武则天的照片是看不到的了,不过照相机发明之后的几个贵人的照片,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如果说光绪的皇后、末代的太后隆裕的长相,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话,那么慈禧太后的脸型,怎么看,也是和大脑门方下巴更为接近,与瓜子二字,恐怕是挨不上边的。
 
即便如此,对于瓜子脸的追求,依然争先恐后,死而后已。据说因为明清时候封建礼教的压迫,导致文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更加倾向于纤细的、病态的、楚楚可怜的。这种审美情趣往下就体现在三寸金莲上,往上则体现在瓜子脸上。用这种说法来推断明清文人画上的一水儿瓜子脸美人,是成立的,但如今中国改革开放N年,西风早已经东渐,无数姐妹们都发表宣言要以生一个脸阔鼻方深沟高壑的混血儿作为人生目标的今天,中国女人对于瓜子脸的渴望,则完全与礼教无关,却可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因为无论是数码相机、摄像机还是电视机屏幕,对于人脸的横向放大作用都是蔚为壮观的。
不论你在镜子中左顾右盼,看一百次有九十次能肯定自己长了一张如假包换的瓜子脸,往电脑屏幕上一倒,毫不迟疑地就成了一张大扁脸,这口气,的确很难咽得下去。可是你无法把镜子中的瓜子脸传送给电脑网线那一端的网友,也没有办法一夜之间解决这种电子仪器自动拉宽人像的技术难题,那么相比较之下,“瘦脸”就成了难度最低的一个选择。
据电视广告说,用一种肥皂洗脸,据说就能以排除滞留脸部软组织的多余间隙液、激活细胞的代谢功能及紧实局部肌肉组织来获得成效。据各路明星们说,按摩、通淋巴甚至把腰腹减肥膏擦到脸上,都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不过,医生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大脸是属于天生骨架宽大,那是怎么擦和按摩也无法去除的。除非在幼儿骨头未发育时利用按摩或睡姿来改变脸形,否则成年后你只好找整形医师做修骨动作,让宽腮骨削圆,才能达到小脸的效果。
这话听起来很可怕,把施工中的图片拍出来,更能把人吓死,但是女人往往比“你想象中更坚强”,挨一刀就能换来梦寐以求的瓜子脸,在床上辗转反侧数日之后,总也抵挡不住那诱惑。此风一开,只可怜电视上那些千娇百媚的女明星们,成千上万个在下巴上装着假体两腮磨去骨头的女人在她们的照片上寻找着相似的物事,找到一个便长出一口气,“切,原来也不是原装的,有什么了不起。鄙人若是下得去狠手,全身上下一翻修,比你也差不了多少。”盖因瓜子脸和大白菜一样,物以稀为贵,当它可以用钱换来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星期一, 04月 2n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