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05月, 2007

未来学家的预测

中信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的《定见》(MIND SET),在洗手间里放了好多天,每次胡乱翻几页,看这样大厚本的严肃书总有些怕怕的,尤其是作者介绍中写约翰·奈斯比特是未来学家,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肯尼迪时期的教育部长助理和约翰逊时期的特别助理,以《大趋势》一书独步全球趋势大师首席。也就是说,该同志是企业界的预言大师,金融时报说他的预测从不失误!!!

今天是随手翻到十四章,讲中国赶超论,他说2005年12月,中国自己宣布的数字很大,坚定了很多人的中国赶超论。实际上这种中国经济对制造业和出口的依赖性没有大家想象中大,高盛香港公司的梁洪说,“在过去的几年,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在讲投资与GDP的高比例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看来出问题的是X光机器,而不是病人。”

说得好啊,我正看得起劲,他倒笔锋突然一转,说“现在争夺经济霸权的并不是美国和中国,而是ebay和马云,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创始人。ebay总裁梅格·惠特曼把中国看作是ebay全球化的必争市场,因此她必须过马云这一关。”

说实话,吓了偶一跳。倒不是因为他把ebay和淘宝这一站说得太具有历史意义,实在是这个转折转得没有逻辑了些,这跟上头有啥关系没有?

之后的三五百字,眼熟得很,不用拍脑袋都能想到,就是福布斯做马云封面的那篇文章的简版,鲨鱼都不过扬子鳄,淘宝员工手里拿着蚂蚁雄兵的旗子,马云以前是英文老师所以英语响当当,“拥有一位像马云这样的合伙人对任何想要中国树立自己品牌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必须跨越语言这一关。”

然后,他结束了关于中国赶超论的讨论。

偶愚钝,只能看出,未来学家对马云的评价很高。

星期三, 05月 30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书虽看不能信也

东方出版社出了本新书《吉苏主义》,翻了两页我就笑了,原来讲的是我曾经印象深刻并且大力推荐过的一个广告。那年在国外,仍然保留着半夜不睡觉开着电视作伴的习惯,无意中看了许多电视购物的广告,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把刀,空中砍菠萝如砍瓜切菜,能切水管能切皮鞋,完了回来切西红柿,依然吹毛断发。价格也不贵,只要19.99,大概能有一套十二把刀入手。不知道为什么,那套广告的节奏和语言画面表现特别吸引我,每次出现我都放下手中的活,盯着看,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电视直销产品动心,真的很想买一套。这书就是做这把刀的电视直销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写的他们总结的商业智慧,用自己最热卖的产品来冠名,所以叫吉苏主义。那些不要和合伙人走得太近,要控制成本之类的商业智慧,已经看的太多,所以印象不深。倒是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在公共场合排队的时候,记得拍最右边的那一条。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大部分的习惯都是往左边走,可能觉得左边最远所以人会比较少,带来的结果就是最右边的那一条队伍是走的最快的。

我觉得这一理论很实用,这次出门就试验了一下。结论是,最右边的那一条队伍,好的情况是不比左边的线慢多少,而坏的情况是,比最左边的队伍慢了20分钟以上!

可见,书上写的道理,有时候听听就算了,真的实践起来,因为国情人情的不同,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星期一, 05月 28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据说和产业转移相关

上周回南方了,去的时候飞机晚点,据说是因为南方大雨,有朋友说飞广州结果落在深圳,等了三四个小时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才飞回广州,原因是飞机要从汕头绕。今天回北京,飞机又晚点,又据说是广州大雨,飞机要落在深圳,干扰了深圳机场的正常运作。我有点不太相信了,因为这几年出门,谁还记得自己有好运到正点起飞的时候?也许有,就是当你差了一点冲到柜台的时候,地勤人员很高兴地告诉你,所有飞机都误了,只有你本来要搭的那一架已经飞走了,请交钱改票。这几年大家出门越来越多,飞机航班也越来越多,只怕是机场的调度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所以刮风下雨出太阳,哪一种也许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气候现象都成为一次晚点的理由,信不信由你,怎么着,不爽,有本事你就别坐,改和谐号去。

对了,说起和谐号,广深铁路已经很时髦地和谐了,从和谐候车室里冲杀出来,据说是国产的和谐号列车一路差不多200公里的速度狂飙,去的时候颇不习惯,有晕车之感。到广州,下地铁,从西门口站出来,天在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我不由地长长出了一口气,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地铁站出口的那家理发店,竟然还在,旁边的旅行社,门口挂着香港游98元的招牌,士多店的老板殷勤招呼我买伞,虽然看我淋得狼狈,却没有坐地起价,介绍说有5块一把的和10块一把的。我脱下泡湿的球鞋,买了一对木屐,踢踢踏踏走在西关据说千年没有干过的路面上,激动得差点热泪盈眶,偶回来了。

单位还是老样子,按记忆去某楼某办公室,在窗户外面一晃,里头的人已经叫出了名字,恐怖的是,差不多5年过去了,那几个人还坐在老位置……我对广州的物是人也是的美好印象结束在晚饭时候。

我是带着对于广州饭馆多么美好的回忆回到广州的呀。菜好吃还在其次,有服务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当年,刚去广州的时候,师兄骄傲地将茶壶盖一抬,一分钟之后,茶壶注满了水回到桌子上,师兄施施然讲了一个掌故,为什么不用招呼不用对话,一个动作表达加水的意思。如今不要说抬茶壶盖没有用,招呼也没有用,叫点菜能等半个小时,我大怒道,“这还是广州吗?”

老同事悠然说,春节过后,广州的服务业水平明显下降了,因为产业转移的关系,民工都流到长三角去了。服务员供不应求的必然结果,就是质量的下降。

那边的翡翠台还在由深圳有线台插播***华年轻时候出演的“今时今日的服务态度是不行的”的广告,明珠台深夜竟然出现在内地都近乎绝迹的女性健康讲座。

质量二字,竟成为偶此番南行的主题词。

星期六, 05月 26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淘宝网:倒立者赢》插图

 

一个淘宝人和马云送给他的模型。这张照片本来是想放在书里面的,后来还是没有收进去。

嘿嘿,菲菲应该知道是谁哦!谁知道这个模型的怪兽叫什么呢?

星期四, 05月 2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金庸告诉你商业智慧:一加一到底等于几


沈威风


 


小时候很流行陈景润的故事,说他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证明1+1的问题,如何如何废寝忘食。当时我看了这个故事,心中非常疑惑,1+1不就等于2吗,还要证明什么?小学老师告诉我们说,这个1+1不是我们平常说的1+1。究竟是什么呢?老师也说不清。



前些日子,惠普收购康柏失败,商界铁娘子下台,报纸就得意洋洋地给这个惠普前CEO上了一课,教育她说,对于惠普和康柏两家公司来讲,1+1不仅不等于2,还肯定小于2哦。


不过对于菲奥瑞娜本人来讲,这个算法又不一样。三年前,如果不是菲奥瑞娜力排众议,这桩历史上最大的公司合并案不一定能成形,而菲奥瑞娜本人的知名度也不能攀到今天的高度。比菲奥瑞娜厉害能干的CEO不是没有,但是像她这样名气爆出商界以外、行踪频频现于报纸要闻版而非财经版的可不多。据说她被炒掉也跟名气太大有关。


可见1+1到底等于几,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比如桃花岛,是武林人人垂涎的一块肥肉,它人丁单薄,势力不大,但是产品质量过关,还拥有一些专利产品。所以西毒欧阳锋就想去并购桃花岛,带着侄子去求亲,他打的主意自然是西毒东邪一成了亲家,黄蓉这个宝贝女儿的嫁妆里自然就有了桃花岛的一切武功秘笈,他白驼山从此1+1就大于2了。


黄药师对于经营一道不是太精通,不然也不会搞得偌大的桃花岛人才凋零。所以一想到强强联手会有双赢的希望,忙不迭地就想答应。但是他的女儿黄蓉学过一点经济学原理,又或者他女儿是菲奥瑞娜前生,心中另有一把算盘,所以死活不肯答应和白驼山少主的婚事,她把自己嫁给了傻小子郭靖,同时拜入北丐的门下,终于因缘际会,不费一金一银一刀一枪,入主丐帮,成了丐帮的女CEO。


因为这件并购事件,小黄蓉一跃成为母仪武林的一代女侠。对于她来讲,1+1究竟等于几,陈景润也未必算得出来。

星期三, 05月 23r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金庸告诉你的职场智慧:女人的心眼

沈威风

香港无线台去年拍了一出《金枝欲孽》,热播之余,尚有两大余孽至今未曾平息,一是大家对香港清宫历史戏独辟蹊径,杀出一条新路之举赞赏有加,同时对内地辫子戏的不耐也有些升温;第二,自然是男同胞们对女人的敬畏之心水涨船高。不止一个男性朋友看完这部戏之后,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女人,这么多心眼,太可怕了。”

其实女人的心眼一直都不少的,只是厉害的女人通常不太招人待见,所以小说电视里面的女性形象就一律披上了一件柔弱的外衣,以提高收视率收获看客的同情心。偶尔有几个强出头的厉害女性角色,但是女企业家就少不了安排一场回家相夫教子的戏。胆敢贪污受贿的女局长,就更是被反腐倡廉的公安斗士亲手擒获。以至于我们广大的男性读者观众被误导至今,死活认为女人的名字真的叫脆弱。

金庸的江湖世界里,好像也逃不脱这样的规律。他的笔下,其实颇有几个不逊须眉的女侠,但是她们就因为性别一栏里填上了一个女字,就成了她们事业的绊脚石,一生难有大成就。这个江湖,女掌门不少,更有林朝英这样的不世奇才,武功练到比当时武林第一高手王重阳还高一点点。可惜两个人一番情海翻波,林朝英跟着一套红嫁衣躲进了活死人墓,一身武艺只有一个丫头可传,这样的奇才人生,实在是暴殄天物。
字串1


黄蓉的女儿郭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她四十岁顿悟做了尼姑,从此开创峨嵋一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带出来的人马也是成百成百的。可惜气魄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只看重女徒弟不看重男徒弟,终究少了半边天,成不了大气候,最终培养出灭绝师太这样的偏执疯狂的接班人。灭绝又培养了周芷若这样走阴谋路线的接班人,峨嵋派的名声大大受累。后来的恒山派也不怎么样,所以给五岳派的其他门派欺负。要靠令狐冲以男子之身入座掌门,阴阳调和,方有恒山派的中兴。

赵敏把心眼放在了抢男人上,周芷若把心眼放在了算计男人上,所以赵敏成为最佳太太的候选人,周芷若成为阴险女人的代名词。世界就是有这样的潜规则,商业社会和武侠世界都是一样的。
来源:《京华时报》2005年

星期三, 05月 23r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

前两天半夜看电视,好像是中央台的新闻,做了一个特别节目叫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我看的已经是最后一期了,看那意思,前四期已经说了足够多的好话,外国人们已经抒发了足够了留在中国住在中国娶中国妻子(注:节目里头就是这么说的,没说嫁中国老公)的理由,最后终于要给中国提点意见了。

这个意见,当然不能像情景喜剧里给领导提意见那样说,“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太不注意休息了”,鬼佬们说的还是挺认真的。当然,主要似乎还是集中在中国人不太有礼貌,开门不会给后面的人顶住门,喜欢随地吐痰,更重要的是,交通环境太混乱,电视里的鬼佬们不是骑迷你小单车上班,就是走路上班,一说起在北京开车,就一副惊恐万状的表情。

其中有个老鬼佬还现身说法,说早上他绿灯过马路的时候,一个出租车不给他让路,气得他狠狠地踢了那个出租车一脚。这种汽车不给行人让路的情况,我也曾经义愤填膺,因为当时我拿的国外驾照。如今当我磕磕碰碰缓慢成长为一个北京女司机的时候,我改变了想法,汽车该怎么给行人让路?

就说十字路口右转的问题,当路口是绿灯的时候,行人过马路也是绿灯,汽车要让行人先走,以北京的行人数量,一个绿灯肯定走不完,所以绿灯右转成为不可能。当路口是红灯的时候,行人是不会出现了,数量不少的闯红灯者不算,但是按照交通规则,右转车辆应该让另一方向的直行车辆先走,以北京的车辆数量,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空档,所以红灯右转也成为不可能。难道只能可怜巴巴地等黄灯的时候右转不成?

顺便说一句,这些走路踩单车上班的鬼佬们不仅不了解中国国情,也不太了解在中国的外国驾驶员的情况。“使车”们的BH级数,仅次于京A和WJ啊。

再顺便说一句,做这种节目,找的采访对象明显经过选择。没有有色人种,更没有来自越南、柬埔寨和埃塞俄比亚的兄弟。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不能代表所有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啊。

不好意思,突然愤青了一把。

这两天苦读郎咸平教授新作《本质》,颇受启发,50多岁风度男大谈化妆品和服装市场,绝对观点新鲜与众不同。正在炮制书评中,过两天再和大家交流。我发誓,这本书,是我第一次看懂郎老师的书,也是我第一次读完郎老师的书,强烈推荐。

星期四, 05月 17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应观众要求

五一在北京台做节目的照片,基本上每张照片都是本人在中间,右手吴京左手孙国庆,貌似偶很威风的样子,其实因为拍照的,是偶的人,嘿嘿。想看吴京者孙国庆者,自动无视我就好了,姐姐我不在乎的。


 


 

星期二, 05月 15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六安茶与老君眉

昨天做节目,主持人问五一黄金周上哪了?我答道,在家吃饭睡觉打游戏,哪都没去。其实这个回答属于剧情需要,我还是出过门的,只不过出得不远,只去了八大处。起的晚,又是临时起意要去香山,走到八大处出口突然改变注意拐了道,所以到那的时候,已经下午三四点了。人依然不少,还在举办什么茶文化节,比较想不通为什么在八大处搞这么一个节,不过现在北京各大公园一年到头都是这节那节,尤其是四五月份之间,杏花节李花节桃花节玉兰节樱花节,是种花就有个节,每个公园都有卖点,永不落空。八大处想必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植物,所以搞了一个茶叶节。其实我倒觉得不如从植物拓展到动物,弄一个金鱼节。八大处那一个放生池,还是很有趣的,我真的看到了一条体型相当巨大的金鱼,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位高人放生进去的。

我逛庙有个爱好,就是一定要喝杯茶再走。上次说潭柘寺的茶最好,红螺寺的茶很一般,最近要加上两条,大觉寺的茶很贵,八大处的茶却也还不错,价格实在量又足,5块钱的瓜子能给小半斤。

点茶的时候看到有六安瓜片,觉得眼熟,想起在红楼梦中曾经见过的,服务员强烈推荐,说这个季节喝这种绿茶最好,我想我倒不知道原来是一种绿茶。我读书一向没有追根究底的习惯,有点想当然,看到六安两个字,就觉得是一种类似中药的玩意,喝完了大概能安神定惊,安抚胃腹,纯属瞎猜,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贾母不爱喝。

回来查百度,原来六安和我想的什么安神定惊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产于安徽六安市,所以就叫六安茶。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分名片和瓜片1~4级,以名片为最优。

服务员推荐我这个时候喝六安茶,或者贾母生怕妙玉让她喝六安茶,是因为可消暑解渴,而老太太不敢喝六安茶,恐怕也是因为这种茶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老年人脾胃弱,消受不起。

原先对妙玉对答如流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也是有些腹诽的,觉得这个出家人带发而已,修行却算不上好的,专门在人家的口味喜好上下功夫,连老太太不喜欢喝六安茶都打听得一清二楚,可见下了多少功夫。现在想来,却是我误会了她。六安茶的茶性,妙玉作为好茶之人,不会不知道。老年人不能喝,大家小姐出身的她,对于这点粗浅的养生之道,也该知道,所以这一段公案,只能说明妙玉是个有常识的人,不能作为她藏奸的证据。

星期三, 05月 9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论《红楼梦》丫头香菱的“不识时务”

http://www.sina.com.cn 京华时报

  作者:沈威风

  什么样的书算得上一本好书呢?《红楼梦》就是一本好书。这是句大废话,也是句大实话。道学家们看了直摇头;少男少女们看得心情澎湃,血脉贲张;红学家们看出很多考据癖;张爱玲写一本《红楼梦魇》,我看了觉得比红楼梦还难懂;至于我,也就看出一点八卦,没事闲来磕牙。


  我随便说谁好谁不好,总有人站出来送鲜花,也总有人跳出来拍板砖。唯有一个人,我一说她的坏话,收到的既不是鲜花也不是板砖,而是大大的一个白眼:“人家已经够可怜的了,你还要挑刺,太没同情心了。”

  其实我也觉得她挺可怜的,不过套句俗话,对于她而言,“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这里说的,就是那原本生在乡宦人家,殷实家底的甄英莲,冯渊秀才的梦中情人,呆霸王薛蟠的小老婆,后来改了名字叫香菱的丫头。香菱这孩子嫁了薛霸王,人人都说可惜了一朵鲜花,可是她没心没肺,连爹娘都不记得,所以也不觉得太委屈。而且那时候薛家待她挺好的,大少爷虽然糊涂莽撞,可是人多的时候,还知道在护了老娘不给人撞到、妹子不给人瞧到的空余,转头过去瞧瞧她有没有给人踩到,可见心里还是疼她的。

  问题就在这里了,当时皇商薛家可就剩下这个大少爷了啊。大老婆没进门,薛姨妈也就是个碎嘴没主意的老太太,姑娘虽然精明能干,到底没出阁,黄花大闺女也不好抛头露面。可是这么些年香菱却好似从来不知道搭把手管管家里的事,一出场不是斗花斗草搞到憨解石榴裙,就是跟着那群富贵闲人学咏月,不晓得未雨绸缪,建立自己的势力和地盘。结果夏金桂挟大房的淫威而来,她立刻兵败如山倒,挨了打受了气,终究只留下本《断肠集》。总结起来,也就是贪玩,没有危机意识,不喜欢工作,终于被残酷的竞争淘汰。

  莫说我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古时候妻妾有分,妾终究地位低下,上不了台面。现成可是有样板学的,胡雪岩的著名的螺丝太太,可不也是小老婆,还是大老婆在的时候进门的呢。结果其手段高明,会旺夫,能挣钱,台面上做得漂亮,家里管得整齐,不仅做了当家的奶奶,老太太还特意赏她出门可以穿红裙子,享受大老婆级待遇。

  可见有时候被老板欺负不要怪命苦,自己平常少点玩乐,多点心眼,说不定这命就不似这般苦了。底层工作人员时来运转,也能当了领导的家。 

星期五, 05月 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