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威风:财经作家
中国地产和理性之脱离关系,似乎由来已久。这个由精研力学、美学和土木工程的建筑师们在电脑上精心绘制草图,由成千上万进城的农民工冒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添砖加瓦,集合了上下游厂商,汇集了包括媒体、广告公司、策划公司、中介公司和无数售楼小姐的甜言蜜语的钢筋水泥混合泥土的庞然大物,在中国却仿佛一向与理性无关。
也许你不记得小时候能撒开丫子奔跑的大院;不记得从平房搬进父母单位分的第一套楼房时候的兴奋;不记得头一次听说商品房这个名词并对高达数万的价格咋舌的情景,但是,你一定记得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振聋发聩的一封电报:“人傻、钱多、速来。”
这句话因其简短、好记和一针见血,被广大人民牢记至今日。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和老潘成名前夜按捺着激动兴奋发出电报的那一刻有什么区别吗?有!房价更贵、开发商更有钱、地产业更繁荣,有关地产泡沫的争论却越来越少。是的,也许没有人还有时间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除非手上已经握着十套八套房的,否则,看着震荡的股市和一周涨三百的房价,没有人能坐怀不乱。
在这个非理性的行业里,刘凯前辈冷眼旁观了许多年。在他的文章中,多有“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宴宾客”的描绘,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看着他楼塌了的故事很少上演。在南方,我们曾经笑嘻嘻看着他们烂尾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烂尾的楼盘,通常卖了一个好价钱。南方楼市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最近牛气冲天。开发商阵营中的南派北派之分,日益泾渭分明。
刘凯是典型的北方人,据传还是旗人。他是个文化人,所以他华丽的美文中,不时可见地产商的名讳与身影。同样,在他浩荡的楼书房文之间,依稀还有着《当代》和《十月》那份磨蚀的浪漫。
据哈佛大学与微观经济顾问公司合作的住房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拥有房地产财富比拥有股票财富对个人消费有更直接的影响,并在近十年维持着美国经济。
题为《房地产财富的效应》的研究报告表明,尽管拥有股票的人与拥有房地产的人把财富增值每一美元中的55分消费掉,但二者有一个很大不同,即来源于房地产的消费只要一年就达到它长期作用的80%,而来源于股票的消费却要约五年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很可能由于股票的短期增值不具持续性。换句话说,房地产对经济的提升是更快速的。由于房地产增值带来长久的利益使房主很有信心,因此钱花得更快。
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说,拥有房地产,同样可以让一个中年文人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管是在“价值、价值观”的语境,还是21世纪品牌地产的掩映之下,《开盘》能够一而再、再而三、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地生长出来的话,那实是刘凯的幸事。
这两年在晋江上看小说,时常会看到大家说的“无敌雷文”,偶尔也有好的。后来发现了晴川写的韦帅望系列,那时候似乎是刚结束了少年韦帅望之众望所归,一看起来就不可收拾,没日没夜地看了好几天,把什么事都抛下了,还看得一时笑一时哭。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作品,写一个脾气有些别扭的天才儿童在残酷的江湖社会里的艰难成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爱情,我是指主角的爱情出现,但是一个小孩一点一点地长大,一点一点地在危险中学习,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被迫放弃一些小孩子认为应该坚持的东西,却更让人动容。我觉得可能和作者本身是一个妈妈有关,据她有时候自己写说她有个女儿如何如何,我想,做了母亲的人,大概更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灵吧。我对她这部小说的评价很高,我认为或许可以叫做中国的哈利波特,因为都是少年的成长历程,但是从我的角度看,比哈利波特更好,因为人物的性格比哈利波特更鲜明独特,而她笔下的人性也更加深刻。
职场金庸:任我行不练《葵花宝典》 | |
来源:《京华时报》 | |
前阵子,我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中苦熬的时候,几个依然在新闻战线上奋战的老战友带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跟我说联想收购IBM了。我当时就一口茶喷在了电脑屏幕上,心想这蚊子吃大象的事还真在新时代发生了。当然后来老战友们也解释说,只是收购了人家IBM的一个部门,但也大大地长了我们中国民族企业的志气嘛,所以铺天盖地的报纸也就当仁不让地大笔一挥,让IBM被联想收购了一次。 到我回国的时候,报纸上似乎又都是对这件事情的不利报道了。总之就是大家好像对联想生产的IBM笔记本不看好,反倒白白让几个对头康柏戴尔拣了便宜,因为突然多了许多从老IBM那边投靠过来的客户。联想对这种情况似乎暂时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办法。 看到这些新闻,突然就想起了一些旧闻。葵花宝典是江湖至宝,人人都欲得之而后快,就连只载了葵花宝典一部分意思的辟邪剑谱,都已经搞到整个武林人仰马翻了。可是有一个魔教中人任我行,他有全本的葵花宝典,自己却不肯练,反而把宝典传给了东方不败。事后证明,任我行这招实在是太毒了。东方不败得到这个祸害人间的东西,从此由一个大好男子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怪物。这个大英雄武功练得出神入化,但男儿身女儿心,竟然羡慕起任盈盈的女子之身,可见痛苦之深。东方不败的确对不起任我行,但是要论起阴毒来,比任我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虽然不好说IBM把一个部门卖给了联想,存的就是任我行这个心思。不过从最后的结果看,IBM拿了联想给的大把银子,割掉了一个自己不再感兴趣的部门,应该是身心舒泰了。而联想花了大把银子,却比以前多了一种痛苦。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就是慕容博把他从少林寺偷出来的武功秘笈都传给了鸠摩智,鸠摩智硬生生把这些绝技都练成了,成为一代宗师,但是也练得了武学障,每天痛苦不堪,最后给段誉作了嫁衣裳。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依然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便宜的大餐。当有个人双手奉上一本葵花宝典给你的时候,千万记得怀疑一下那个人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京华时报》(2005年04月05日A25版) |
俗话说师傅带进门。最近看到好几个弟兄兴致勃勃地要创业,要搞大生意,原来,背后都有高人压阵的啊,所以翻出这一篇以资鼓励!
水煮海大富
★沈威风
看过金庸小说的,没有不觉得海大富是坏人的。他一出场就好像有一股阴
风吹过,让人禁不住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他老奸巨猾、居心叵测、城府极深,
光说他在韦小宝身上动了那么多的手脚,就该被一脚踢入坏人的阵线,永世不
得翻身。
但是海大富真的是个坏人吗?当然不是,海大富的阴险,全是因为他有顺
治皇帝的命令在身,一定要揪出隐藏在宫中的那个杀人凶手,不得不躲在暗处
明察暗访,和敌人斗智斗勇,他的出发点完全是因为他过硬的职业道德。他从
来没有起过害人之心,也没听说过他害过什么人。至于他在韦小宝身上动的手
脚,就像后来金庸原谅了周芷若时候说的,既然大家都没什么事,那她当时所
犯的过错,现在看起来也就不那么严重了。所以既然韦小宝后来逢凶化吉,依
旧是活蹦乱跳的活宝一个,那海大富下的那些毒,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不仅不能说海大富是韦小宝的敌人,其实海大富是韦小宝生命中最重要的
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海大富以他数十年宫中首领太监的职场经验,倾囊相授,
言传身教,哪有日后韦小宝的举重若轻、飞黄腾达呢?
比如海大富叫韦小宝去和人赌钱,韦小宝赢了钱高高兴兴地回来,海大富
就教育他:要借钱给温家兄弟,因为钱要借给对自己有用的人。这么轻描淡写
的一句话,其实是人生官场职场的一条金科玉律,当然我们的老祖宗也早就总
结过这么个经验,叫做市恩,卖好处给有用的人,人家自然会用你想要的东西
来回报你。韦小宝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个一点就通的天才,他后来不仅借钱给
有用的人,还知道了卖面子给有用的人,和有用的人讲义气,这就是借钱这一
句话的举一反三了。海大富兴之所至随口的一句点拨,都让韦小宝受用无穷。
海大富从小进宫,通过正常途径一步步爬上最后的位置,在宫中几十年风
雨历练,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职场新人成长史。后来他忍辱负
重,遵照老板的命令寻找凶手,被毒瞎眼睛之后,身体的残疾当然非常影响工
作,但他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障碍,终于把假太后抓了出来,这种精神可比什么
《把信带给加西亚》来得更专业更伟大了。可惜他身体不好,又被韦小宝和假
太后联手所杀。不然多留他几年,他那些宝贵的经验,足以拿来写一本《水煮
海大富》。《京华时报》〔20050412 第25版〕
前天看了色戒,删节版的,觉得还不错,虽然间中偷笑过几次。一次是看到钱嘉乐突然想乐,一次是觉得王力宏的表情实在别扭,还有一次是王佳芝说我恨你,易先生说我相信,俩人好激情的样子,我觉得很假很突兀。后面似乎还有一句你寂寞吗之类的,脑子里顿时蹦出夜宴的台词来,再也忍不住笑了。
天又降大雾,不用说,北京机场又崩溃,北京机场一崩溃,全国机场跟着崩溃。原本下午的飞机,闹到11点才到。出租车很少,人很多,上车一问,司机说大雾,大家都回去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