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11月, 2007

上个月的记录


 















周末出去,已经很冬天了。

找出一个多月之前的路上影象,秋天总是很短

星期一, 11月 26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给老前辈刘凯新书《开盘》写的序


 


 


沈威风:财经作家


 


中国地产和理性之脱离关系,似乎由来已久。这个由精研力学、美学和土木工程的建筑师们在电脑上精心绘制草图,由成千上万进城的农民工冒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添砖加瓦,集合了上下游厂商,汇集了包括媒体、广告公司、策划公司、中介公司和无数售楼小姐的甜言蜜语的钢筋水泥混合泥土的庞然大物,在中国却仿佛一向与理性无关。



也许你不记得小时候能撒开丫子奔跑的大院;不记得从平房搬进父母单位分的第一套楼房时候的兴奋;不记得头一次听说商品房这个名词并对高达数万的价格咋舌的情景,但是,你一定记得在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振聋发聩的一封电报:“人傻、钱多、速来。”



这句话因其简短、好记和一针见血,被广大人民牢记至今日。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和老潘成名前夜按捺着激动兴奋发出电报的那一刻有什么区别吗?有!房价更贵、开发商更有钱、地产业更繁荣,有关地产泡沫的争论却越来越少。是的,也许没有人还有时间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除非手上已经握着十套八套房的,否则,看着震荡的股市和一周涨三百的房价,没有人能坐怀不乱。



在这个非理性的行业里,刘凯前辈冷眼旁观了许多年。在他的文章中,多有“看着他起高楼,看着他宴宾客”的描绘,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看着他楼塌了的故事很少上演。在南方,我们曾经笑嘻嘻看着他们烂尾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烂尾的楼盘,通常卖了一个好价钱。南方楼市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最近牛气冲天。开发商阵营中的南派北派之分,日益泾渭分明。



刘凯是典型的北方人,据传还是旗人。他是个文化人,所以他华丽的美文中,不时可见地产商的名讳与身影。同样,在他浩荡的楼书房文之间,依稀还有着《当代》和《十月》那份磨蚀的浪漫。



据哈佛大学与微观经济顾问公司合作的住房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拥有房地产财富比拥有股票财富对个人消费有更直接的影响,并在近十年维持着美国经济。



题为《房地产财富的效应》的研究报告表明,尽管拥有股票的人与拥有房地产的人把财富增值每一美元中的55分消费掉,但二者有一个很大不同,即来源于房地产的消费只要一年就达到它长期作用的80%,而来源于股票的消费却要约五年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很可能由于股票的短期增值不具持续性。换句话说,房地产对经济的提升是更快速的。由于房地产增值带来长久的利益使房主很有信心,因此钱花得更快。



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说,拥有房地产,同样可以让一个中年文人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管是在“价值、价值观”的语境,还是21世纪品牌地产的掩映之下,《开盘》能够一而再、再而三、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地生长出来的话,那实是刘凯的幸事。


星期二, 11月 20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易得无价宝,难得好作者

这两年在晋江上看小说,时常会看到大家说的“无敌雷文”,偶尔也有好的。后来发现了晴川写的韦帅望系列,那时候似乎是刚结束了少年韦帅望之众望所归,一看起来就不可收拾,没日没夜地看了好几天,把什么事都抛下了,还看得一时笑一时哭。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作品,写一个脾气有些别扭的天才儿童在残酷的江湖社会里的艰难成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爱情,我是指主角的爱情出现,但是一个小孩一点一点地长大,一点一点地在危险中学习,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被迫放弃一些小孩子认为应该坚持的东西,却更让人动容。我觉得可能和作者本身是一个妈妈有关,据她有时候自己写说她有个女儿如何如何,我想,做了母亲的人,大概更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灵吧。我对她这部小说的评价很高,我认为或许可以叫做中国的哈利波特,因为都是少年的成长历程,但是从我的角度看,比哈利波特更好,因为人物的性格比哈利波特更鲜明独特,而她笔下的人性也更加深刻。

今年她开始写第四卷了,从一开始我就跟着看。后来我发现,她的作息习惯和我很象,总是晚上很晚更新。于是我经常大半夜的一边写作,一边隔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刷一下晋江,通常,我都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她的更新。时间有时候在2点多,很多时候是3、4点,有时候我也熬不过她,5点的更新我就坐不上沙发了,呵呵。我从来没有给她留过言打过分,可是在这几个月的晚上,我会觉得和电脑那一端伏案写作的她有一点隐秘的联系似的。

后来她在页面上挂出寻求出版的告示,我很惊讶,因为我知道晋江也是很多书商蹲点的地方,一般点击率稍高的小说都会立即有人上门联系,很多我认为很普通的小说没几天作者就锁文宣布要出版了——一度我以为是我的品味问题,因为我看好的小说经常出不了,或者出完了据说卖得很差。在贝塔斯曼挂了一墙的那些,我都看不出好来。总之,我很惊讶她写了这么久竟然还没有出版,然后我又担心有出版社找到她之后她也会锁文,这样我就没得看了。于是我有一段时间有机会就和我有限的几个出版关系提这本书,希望他们能够出这本书,我的一点私心是,如果是我的熟人出版了,那么至少我可以提前看到书稿,呵呵。但是很遗憾,他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有的甚至没有去看就说,不做没有名气的作者。我说人家都出了好几本书啦,他们说,我们只做郭敬明这个层次的。

那个告示挂了很久,都没有拿下来,我每天看着,有些担忧,也有些遗憾自己帮不上忙。最近,感觉晴川更新慢了一些,而且我认为写得有些勉强,不如以前精彩了。故事推进变慢,人物性格在重复,刻意强调夸大人物性格中的某一部分,而戏剧冲突在减弱。我有些失望,甚至想,是不是追到现在,就用追了?

昨天半夜,看到她写了新的一章,内容是这样的。

“韦帅望从2005年5月,写到现在,已经二年了。
  仍然没有结束。
  这两年的时间里,也没有收入。
  做为一个作者,愿意写快乐的文字,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二年时间里,每天坚持三四个小时的工作,却没有收入,是否还应坚持下去?
  这种坚持,是坚持,还是一种固执?
  这期间,也有人对韦帅望感兴趣,但是题材或字数,或者,还有其它的问题,让韦帅望的出版一再受阻。
  我是否还应该继续下去?
  换个题材,换种方式,还是干脆中止写作?
  我曾经说过,作者是自信心没有那么强,当自我怀疑时,真的开始很难落笔。
  所以,最近更新会慢一些,我需要一点时间,想想何去何从。”



看过之后,我很难过。也许我之前几个星期感觉到的不对劲不精彩,就是出于这种原因。作者是自信心没有那么强,这句话我深有同感,写作是很情绪化的一件事情,情绪上的波动往往会影响灵感。不过,如果真的因此而影响信心,那实在是一件太可惜的事情——我再说一遍,这是我这几年看过最好的原创小说了,风格独特情节新巧,韦帅望小朋友的每一步成长,都有我洒下的泪水。

至于那些出版社,当然吃我们这行饭的,总不能说让他们见鬼去吧,但是,真的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商业?一面同我抱怨说,现在好作者太难找,一面说我们只做郭敬明。其实世界上有许多比郭敬明好得多的作者,他们缺的只是机会,只是炒作。

http://www.jjwxc.net/oneauthor.php?authorid=18374

附上晴川在晋江的专栏地址,希望看我博客的朋友也能够支持她。

星期一, 11月 19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天气冷了,帖一个怀旧的










职场金庸:任我行不练《葵花宝典》

 来源:《京华时报》




 前阵子,我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中苦熬的时候,几个依然在新闻战线上奋战的老战友带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跟我说联想收购IBM了。我当时就一口茶喷在了电脑屏幕上,心想这蚊子吃大象的事还真在新时代发生了。当然后来老战友们也解释说,只是收购了人家IBM的一个部门,但也大大地长了我们中国民族企业的志气嘛,所以铺天盖地的报纸也就当仁不让地大笔一挥,让IBM被联想收购了一次。

  到我回国的时候,报纸上似乎又都是对这件事情的不利报道了。总之就是大家好像对联想生产的IBM笔记本不看好,反倒白白让几个对头康柏戴尔拣了便宜,因为突然多了许多从老IBM那边投靠过来的客户。联想对这种情况似乎暂时还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办法。

  看到这些新闻,突然就想起了一些旧闻。葵花宝典是江湖至宝,人人都欲得之而后快,就连只载了葵花宝典一部分意思的辟邪剑谱,都已经搞到整个武林人仰马翻了。可是有一个魔教中人任我行,他有全本的葵花宝典,自己却不肯练,反而把宝典传给了东方不败。事后证明,任我行这招实在是太毒了。东方不败得到这个祸害人间的东西,从此由一个大好男子变成了一个不男不女的怪物。这个大英雄武功练得出神入化,但男儿身女儿心,竟然羡慕起任盈盈的女子之身,可见痛苦之深。东方不败的确对不起任我行,但是要论起阴毒来,比任我行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虽然不好说IBM把一个部门卖给了联想,存的就是任我行这个心思。不过从最后的结果看,IBM拿了联想给的大把银子,割掉了一个自己不再感兴趣的部门,应该是身心舒泰了。而联想花了大把银子,却比以前多了一种痛苦。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个。就是慕容博把他从少林寺偷出来的武功秘笈都传给了鸠摩智,鸠摩智硬生生把这些绝技都练成了,成为一代宗师,但是也练得了武学障,每天痛苦不堪,最后给段誉作了嫁衣裳。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依然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便宜的大餐。当有个人双手奉上一本葵花宝典给你的时候,千万记得怀疑一下那个人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京华时报》(2005年04月05日A25版) 

星期五, 11月 16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海大富是个不错的师傅–韦小宝是这样炼成的

俗话说师傅带进门。最近看到好几个弟兄兴致勃勃地要创业,要搞大生意,原来,背后都有高人压阵的啊,所以翻出这一篇以资鼓励!

水煮海大富

★沈威风
  

  看过金庸小说的,没有不觉得海大富是坏人的。他一出场就好像有一股阴
风吹过,让人禁不住要起一身的鸡皮疙瘩。他老奸巨猾、居心叵测、城府极深,
光说他在韦小宝身上动了那么多的手脚,就该被一脚踢入坏人的阵线,永世不
得翻身。

  但是海大富真的是个坏人吗?当然不是,海大富的阴险,全是因为他有顺
治皇帝的命令在身,一定要揪出隐藏在宫中的那个杀人凶手,不得不躲在暗处
明察暗访,和敌人斗智斗勇,他的出发点完全是因为他过硬的职业道德。他从
来没有起过害人之心,也没听说过他害过什么人。至于他在韦小宝身上动的手
脚,就像后来金庸原谅了周芷若时候说的,既然大家都没什么事,那她当时所
犯的过错,现在看起来也就不那么严重了。所以既然韦小宝后来逢凶化吉,依
旧是活蹦乱跳的活宝一个,那海大富下的那些毒,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不仅不能说海大富是韦小宝的敌人,其实海大富是韦小宝生命中最重要的
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海大富以他数十年宫中首领太监的职场经验,倾囊相授,
言传身教,哪有日后韦小宝的举重若轻、飞黄腾达呢?

  比如海大富叫韦小宝去和人赌钱,韦小宝赢了钱高高兴兴地回来,海大富
就教育他:要借钱给温家兄弟,因为钱要借给对自己有用的人。这么轻描淡写
的一句话,其实是人生官场职场的一条金科玉律,当然我们的老祖宗也早就总
结过这么个经验,叫做市恩,卖好处给有用的人,人家自然会用你想要的东西
来回报你。韦小宝虽然读书不多,却是个一点就通的天才,他后来不仅借钱给
有用的人,还知道了卖面子给有用的人,和有用的人讲义气,这就是借钱这一
句话的举一反三了。海大富兴之所至随口的一句点拨,都让韦小宝受用无穷。


  海大富从小进宫,通过正常途径一步步爬上最后的位置,在宫中几十年风
雨历练,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职场新人成长史。后来他忍辱负
重,遵照老板的命令寻找凶手,被毒瞎眼睛之后,身体的残疾当然非常影响工
作,但他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障碍,终于把假太后抓了出来,这种精神可比什么
《把信带给加西亚》来得更专业更伟大了。可惜他身体不好,又被韦小宝和假
太后联手所杀。不然多留他几年,他那些宝贵的经验,足以拿来写一本《水煮
海大富》。《京华时报》〔20050412 第25版〕

星期五, 11月 16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色戒

前天看了色戒,删节版的,觉得还不错,虽然间中偷笑过几次。一次是看到钱嘉乐突然想乐,一次是觉得王力宏的表情实在别扭,还有一次是王佳芝说我恨你,易先生说我相信,俩人好激情的样子,我觉得很假很突兀。后面似乎还有一句你寂寞吗之类的,脑子里顿时蹦出夜宴的台词来,再也忍不住笑了。

回来看网友的讨论,倒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话语。有细心派的,我真的很佩服这些人的记忆力,匆匆看一遍电影,我也就能把情节记个大概,前后还有可能会串,可是有些人已经能按照分镜头来分析,逐字逐句每一个表情——于是,一出色戒密码隆重登场。原来片子开头的一句对白,重庆军火,是一条暗藏的线,原来张秘书是终极boss,原来两个司机一个老妈子都是有任务的,上帝啊,他们怎么看出来的。还有爱国派的,看完电影得出结论,这一切都是日本人害的,没有他们侵华,就没有汪精卫,没有汪精卫,老易就不会做汉奸,学生就还是一群快乐单纯上进的好学生,所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有服从派的,认为王佳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么多人的付出付之东流,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枉费“组织上那么相信她”……

当然,大部分的讨论还是集中是不是钻戒救了命,和她爱不爱老易的问题上。我昨天晚上睡不着,半夜爬起来重温色戒的小说,突然发现我以前看得粗,竟然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原来在小说里,那只戒指俩人看了一下,准备买,王佳芝就叛变了,老易就跑了——注意,没付钱就跑了,珠宝店老板第一反应是抢回戒指在显微镜下看了一眼,确认没有调包,放王佳芝走了。这个发现给我的震撼很大。

我很同意一个说法,张爱玲的色戒和李安的色戒是两回事,李安还是一个温情的人,尽管最后的结尾做得很重,黑沉沉不见底的南郊矿场,让人心悸。但是张爱玲更让人绝望,毫不留情的那一种。很奇怪的是,我觉得她写的梁闰生让我觉得很可爱,那个不知道是因为尴尬还是因为歉疚,而躲着王佳芝的男生,这一点让我觉得他竟然成为整部小说中唯一的温暖。

同情一下jason的遭遇,这个世界,的确越来越让人惊异,还有多少骗术通过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出来?

星期一, 11月 12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夜雾笼罩下

天又降大雾,不用说,北京机场又崩溃,北京机场一崩溃,全国机场跟着崩溃。原本下午的飞机,闹到11点才到。出租车很少,人很多,上车一问,司机说大雾,大家都回去歇着了。

他心情挺好的,一上车就开始无线电联系兄弟,道机场处车少钱多,速来。一路上跟我有说有笑,因为过了11点,一路上那个字蹦得欢啊——这个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下五环,一走上我们那荒郊野地,司机的脸色就不行了,连连问,这是什么地儿啊。我说这是某某乡某某庄,这里叫什么什么湾,往前走一点叫什么什么村。他又看我一眼,说,这地儿。

我有点不爽,说走吧,前面几百米就到了。

说话间,村口坑坑洼洼的路走完了,路边小野店的灯光不见了,进入小区范围,两边的大树正值秋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远处大片的公园山坡上点点灯光错落,在深夜浓重的雾气里,我觉得挺美,他觉得阴森恐怖,走得哆哆嗦嗦。问,还走啊?我说,还有一段,很快了。司机又看了我一眼,打开了车厢里的灯,关了音乐,打开无线电开始联络他的兄弟,大鸭梨大鸭梨,我是大苹果,999,999紧急呼叫。

我说左转左转,前面路口左转……这里路口左转……停下……刚才那个路口左转……他还在大鸭梨大鸭梨地往前蹭。实在忍不住我拿手拍了他一下,他才一机灵停下来,探头看了看说,左转?哪左转?这里能转吗?我大怒,说这里大马路一条,两边有花草树木,路灯高照,路的尽头有小区气派大门一个,保安两名,凭什么不能转。

他终于到了小区门口,问我,不会还要开进去吧。我下车,拖着行李走在雾气朦胧的月光下,无语凝噎。我一个孤身妙龄女子半夜从机场回来,就能把他吓成这样,那要换个大老爷们,他可怎么办好哪。我有时候看到格外明亮的月光,会有想变身人狼的冲动,难道被他看出潜质,觉得我在雾水里能化身狐狸精?汗

反正都已经变身了,不妨再做一下坏人。我的书啊,为什么在很多机场都不见踪影!!!

最后感谢一下在浦东机场替我寻书的兄弟,我一定会在你的鼓励下继续鞭策出版社的。

回答网友提问:对明报好奇是因为学过香港新闻史,明报的历史是一段传奇。当然,许多报纸包括苹果在内,都是传奇,所以我都很好奇。

毕业7年年纪30,老了不美了也得继续努力生活不是?这趟回广州倒是颇多感触,想起二十来岁的自己在那个陌生城市的生活。原来一起去的同事都在那里扎根了,买车买房生孩子,许多也换了工作过起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回忆起几年前,大家都唏嘘,说那时候真是最美好的日子。可是我倒觉得,当时的日子未见得美好,因为过去了,找不回来了,才显得美好起来。

新书正在写,不过恐怕到时候青青李子会写书评说,沈威风继续越来越专业,是的,还是一本很“专业”的书。不过我想,等明年有空的时候,一定写一本不是那么专业。呵呵,就当是明年的新年愿望之一,今天先许在这里了。

星期四, 11月 8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和历史坐在一起

在电脑里找东西竟然找出一张旧照片


因为学传播做新闻的关系,对明报总是有些好奇的,香港的明报没去过,这个是多伦多的明报。编辑部也很大,而我特意前去参观,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个曾经出现在中国新闻史上的人物正在那里上班。那一天,我和期末考试卷上的“名词解释”一起吃饭,感觉甚为奇妙。从此相信,历史是人创造的,而创造历史的人也许真的只是碰巧偶然地出现在彼时彼处。

星期一, 11月 5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