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02月, 2008

韩方明:华尔街的底根本抄不到

(注:最近都在盯着华尔街和金融的事情,转一篇韩常委的力作!)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已经快一年了,损失究竟有多大呢?德意志银行有分析师预计,次级债可能导致全球银行高达4000亿美元的损失。


豁然“洞”开谁来补?如我们所见到的,最先的救市动作来自于各国央行,美联储进行了注资,欧洲央行也进行了注资,各大国央行也相继注资。接下来可能就是各大投行各自计提,毕竟这些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的投行巨头们不是什么西风瘦马,它们家底比较殷实。


次级债危机中还出现了新的情况,那就是新兴市场向发达市场伸出了橄榄枝。亚洲资金纷纷“拯救大兵雷恩”,乃至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局面。事实上,注资花旗的就不只是ADIA(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科威特投资局、新泽西投资局也都出手,还包括沙特阿拉伯王子塔拉勒。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曾经出现在拯救者的名单上,出手金额据称在20亿美元。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对花旗的前景把握不明,也可能是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入股黑石、摩根士丹利一时失利,也可能是纯粹技术原因,国开行最后没有入股花旗。


舆论出现了“抄底华尔街”的说法,华尔街因为次级债危机而虚弱,此时不抄,更待何时?


即使是华尔街虚弱,它的底可能也不是外人可随便抄的。2月7日,正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一,一场警惕主权财富基金的听证会就在华盛顿举行。几位参议员呼吁布什政府审核外国政府主权财富基金对美投资——“不管是多么小的投资”。不得不说的是,听证会还特别探讨了中国的问题,因为有议员提出对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要制定特殊规则。这样布满地雷的底谁能抄呢?


华尔街的底不是一般的实,称得上硬底。事实上,在美国监管机构的常识中,如果股权在百分之十以下,算是被动投资。外国投资委员会一般不审查购买不到百分之十股权的基金主体,尤其是在外国买家不获得董事会席位或其他可控杠杆的情况下。但就是有一些参议员认为,小型股权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华尔街的老底在华盛顿,没有谁能够抄,能摸一摸就非常难得了。有事实作证,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1月8日,美联储对外发布消息,批准中国的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从事批发性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及其他银行服务。


不知底里的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有什么了不得!美国是自由国度,搞一家银行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吗?但现实却是:招商银行为了在纽约设立分行,从申请设立代表处到分行获批,走了整整8年的时间;并且招行还是1991年美国《加强外国银行监管法》颁布以来首家准入美国金融市场的中资银行。


中国银监会一直把招行设立纽约分行当作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参与其中,为招行提供全力支持。完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中国政府方面的支持,招行可能还在漫漫征途上——想抄华尔街的底?中国建设银行在纽约的代表处已开设十多年,至今不能升格为分行,用媒体的话说,“还在积极争取”。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中,笔者就特别谈到:“中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安全,比起产业安全更加迫切。”反观我国银行业这几年对外开放的狂飙突起——坊间有说法称“中国银行已成为外资超级提款机”——的确是忧从中来,我们太没有经济安全的考量了!


尽管我国也有维护金融安全的专门规定,但过于宽松。资料显示,如外资单独参股中资银行,股份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如联合起来参股中资银行,股份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比起美国的底来,简直就是“牛栏里关猫”。


我们是不是要以这一次摸底华尔街为契机,回头看看自己的底呢?

星期三, 02月 2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春运归来要读书

前两天有朋友提起首都图书馆,不由想起那个高大气派的建筑,在北京的时候时常路过,却从来没有想过进去。然后我就很拽地说,这年头去什么图书馆,书店里出的新书排山倒海地来,看得我们沈宏非老师都直称这个世界好险恶了,还用去图书馆费那大劲借书看吗?能把家里买的书看完就不错了。然后我又假装很忧伤地说,这年头,国内的书价还是太便宜了,二三十块钱买本书,回家不看往书架上一扔也能装装门面,什么时候国内的书能跟国外一个价,我就发达了。对方是个好人,没揭发我说,如果国内的书能跟国外一个价,我的书就卖不了几本,一样发不了达。
    借书读的习惯,真的是在国外才能有,楼下超市旁边有个社区小图书馆,因为附近华人聚居,所以也有一些中文书。在这里能看到许多香港台湾出的书,我上次长住的时候,才终于补课把亦舒的书差不多看齐了。今年去了一看,不由大喜,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好眼熟的书啊,沧月的武侠,杜若的天舞系列,还有我看得太多已经抓狂的传说中穿越去康熙46年的小说们,当然,这些书,我都是在晋江上看的,在多伦多重逢晋江原创网,不异于他乡遇故知,很是值得热泪盈眶一下。
    国内这几年原创网很多,我却偏爱晋江,可能是因为是我看的第一个文学网站,我是从这里开始了我漫长的追文生涯的呀,所以也一直比较习惯晋江的页面颜色和排版方式。当然,晋江的小说口味偏女性,而且很长时间以来都坚持免费政策,也因此给我一种相对更加公平和公开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似乎也没有驻站作者,我扎在里头瞎翻,经常翻着翻着,翻出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小说来,那种惊喜的感觉最是令人难忘。后来也担心过,免费的网站,能支撑多久?我给起点中文网是交了钱了,忘了是为了看什么小说,后来唯一的收获是把鬼吹灯给看了。那时候我盛赞过起点的模式好,按字数收钱,也不贵,但是有增值服务,至少作者定期更新,不担心会变成千年大坑。当然,我很烦起点推的包月的捆绑销售策略,想看的只有一部,被硬性搭上几本不想看的,想想要为那几本也付钱,索性连这一本想看的都不看了——网上的小说,就算再喜欢,不看我也死不了不是吗?同时,我也希望晋江能一直免费下去,因为我希望网络文学的世界始终还有一块让我觉得充满了自由随性的地方,有烂文,有大坑,有惊喜,所有人来去自由。
    前阵子,终于也很俗套地VIP了。记得我推荐过的韦帅望系列不?也入了VIP,又开始每天更新了。我忧伤了几天,因为我不打算再交钱了,我想固执地继续我看霸王文的生涯,因为我觉得这种感受是网络文学生命的一部分。过了几天,我突然发现在登录框上,可以选择晋江用户和盛大用户。然后我又想起我那沉睡了年余的起点帐户,似乎与盛大有关。然后,我就试着在晋江上输入了我的起点帐号——再然后,我成功了。那一刻,我很激动,不是因为我又可以在晋江上看文,而是我发现,盛大的这门生意,实在是太好了,每一个文学网站可能最终都想收钱,但是不是每一个网站都有能力做一套收费系统的,盛大的收费系统如果能覆盖全部游戏和文学网站的话,那就是一门大生意了。而事实上,打游戏的人可能会在几个网站相互流窜,看小说的也是一样,很少有人固守一个点,所以它的这个系统,也大大方便了用户。对于我来说,一向对盛大不是很有好感,在我在晋江上登录成功的那一刻,也由衷地相信了盛大的生意眼光。

星期一, 02月 25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这些小LOLI们

经人提醒才突然觉悟到今天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赶紧上新浪查了查提名的电影,然后又上土豆一顿猛看,好歹能补多少课算多少课吧。看片子其实也不是纯不用脑的活,尤其是土豆(首先还是感谢土豆,让我这个纯情节派的观影者最大程度地摆脱了BT)上电影那可怕的清晰度,看完两部就大感受不了,尤其是,没法在这儿看大片。

小片文艺片还是可以一看的,巧的是,我看完的两部,最打眼的竟然是两个小LOLI,《赎罪》里那个13岁的小妹妹灵光四射,把美人奈特莉比得跟什么似的,当然,她提名最佳女配角了;《朱诺》是部小成本电影,其实剧情简单而且很美国主旋律,后来也发现那个演员87年的,不算太罗莉,但是我实在是喜欢剧中的那个16岁的少女妈妈。传统的罗莉,应该是一树梨花压海棠里的洛丽塔吧,漂亮娇纵轻浮得跟个妖精似的。不,那是中年男人眼中莫大的诱惑,对于我这样的熟女来说,她们不是妖精,只是还没有修炼成的狐狸精,不说有暴打的冲动,至少不会我见犹怜。13岁的英国小妹妹那种,蓝眼睛很清洌很美,够英国够古典够神秘也够阴狠,惊心动魄之余,还是有点怕怕。倒是朱诺这种,不算太美,有一点点男孩气,聪明又有点刻薄,自以为成熟又有点小忧伤,会做错事,但是最重要的是,她不娇纵不冲动,能对自己负责,肯对自己负责。当那个穿着短裤的男孩打开房门,看见朱诺坐在树下的沙发上,脚下铺着虎皮嘴里叼着烟斗,一脸女王神气眼中却是脆弱和一点点期待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我所见过最美的女孩。所以,很高兴,我觉得她值得最后的那个happy ending,虽然很落俗套。顺便说一句,演她继母的那个女演员,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不过我很喜欢她在白宫群英中的形象。呵,又是一个智慧冷静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用句时髦的话说,偶是御姐控啊。

这两个姑娘今年能得奖吗?够呛,今年的提名名单绝对称的上星光熠熠吓死人,从表演来说,我没看过伊丽莎白2,不过我看过玫瑰人生,那种戏演出来就是为了得奖的。

再顺便说一句,《赎罪》好评如潮,我怎么觉得拍得做作呢,感觉太刻意了,尤其是传说中的5分钟长镜头。表现末世情怀?笑,文艺片和史诗片嫁接在一起并不能大于二,就好像拯救大兵和秋菊打官司嫁接在一起,只能产生买一送一的超市促销感。

扯远了,我去看LOLI走红地毯去。

星期一, 02月 25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北美春运影像






长途车站 

星期五, 02月 22n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这几句话让我理解了一晚上

还是理解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杀伤力真的这么大?

By insisting on fixed exchange rates,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markets over the years have become a major exporter of capital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ey have been significant drivers of lower global long-term interest rates,” Mr. Carney told a full house of Vancouver business people.



Those sophisticated and poorly understood products are now the main conduit for contagion of the U.S. slowdow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Chinese economic policies “are not the sole factors, but the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low level of monetary interest rates globally,” Mr. Carney later told reporters.


“That has spilled over - both on the monetary policy side, because it has driven interest rates down.”

星期四, 02月 21st,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春运纪实

说春运其实是夸张,在这个国家里,恐怕从来都没有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有条件发生诸如中国春运那样涉及上亿群众的集体性事件。说春运其实是我自己在乡愁,一个人冷清得太久,难免会想念一些自己原本可能不会想念的东西,比如春运,乱糟糟的、失控的、每个人都被一种回家的执着到有点偏执的念头支撑着所有行动。

前两天因为工作关系要去渥太华,第一次搭了传说中的灰狗。400公里的路程,单程都是5个小时,速度并不快,而且不是全程高速,这一点让我有些惊讶,我以为在国家首都与第一大城市之间,必然如同广深高速或者京沪线那样繁忙异常的。不过,搭车的人总是很多,因为车票是open的,没有时间和座位,车满就走人,所以两次都看到排得见头不见尾的长龙,总担心排在后面的那些人上不了车怎么办呢?总之没有我们熟悉的加座和站票就是了。路上的时间太长,又不习惯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看书,路边的风景也着实没什么可看的,除了雪还是雪,于是只能睡觉。睡几十分钟醒过来,总有片刻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因为周围实在太安静了。百来号人坐在车里,却沉默安静地令人惊讶,没有人聊天没有人打呼噜没有吃东西喝水咳嗽的声音,包括司机在内,也是整整五个小时一言不发。事后回想了一下,竟然连接手机的人都没有一个。

在承认鬼佬们素质的确高人一等之外,我忍不住恶意地想,这是不是好事呢?或许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这些人与人之间缺乏信息交流,至少不活跃。

在渥太华的时候,拼命说我喜欢这个小城,安静又古典。回来的时候在town centre下车,MALL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竟然又让我有了重回商业社会的感觉。可见感觉真的是很相对的东西。



国会1small.jpg

星期四, 02月 21st,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