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04月, 2008

春游看瀑布

去过尼亚加拉好多次,不过天气最好是这回,二十来度的气温,是水边会有点瀑布寒,在太阳下就挺晒的。所以心情好,从彩虹桥上溜达到对面拍照。本来觉得从桥上过关挺变态的,后来去到一看,人家还专门给行人修了条行人路,可见与我同样无聊的游客多的是。以前我总觉得,尼亚加拉瀑布这种世界奇观,加拿大这边的商业化实在不够,除了旁边矗立着赌场和几家酒店之外,瀑布旁边可就没太多大张旗鼓的配套,只有瀑布底的隧道和雾中少女号。可是上对面一看,美国那边就更不商业了,纯粹就是一公园,好容易看到块石头上写:是谁最早发现了尼亚加拉瀑布呢?仔细一看,原来“大概是掉队的猎人”,笑死,还以为好歹得找个有名有姓的地理学家或探险家之类的呢。除此之外就啥也没有了,突然想起那年在北京看房,经纪特自豪地说,我们可以用对面小区的配套,方便又省钱。难道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美国瀑布1.jpg



 美国瀑布2.jpg



美国瀑布2.jpg


星期二, 04月 22n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继续晒瀑布

换个角度看瀑布,从摩天轮上拍的。

摩天轮1.jpg



摩天轮1.jpg



摩天轮1.jpg

星期二, 04月 22n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是谁在拨动通胀的弦


这几年时常都听到这样的感慨——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不涨。当然,如果从大范围来说,由于人民币在升值,从某个角度也可以认为工资在涨。但是,没有多少人会把卡里收到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或者港币来消费,所以,这一点涨幅对于生活在内地的打工族来说微不足道,远远不能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通货膨胀的影响缓慢而巨大。英国皇太后1936年获国会批准每年支付7万英镑作为生活费,之后国会忘记了给皇太后涨工资,结果到1959年太后的开支达到每年33.7万英镑,并因此陷入财务危机。好在女儿伊丽莎白二世出面替母亲承担了财务问题。如果皇太后活到今天,她的财务危机会更加严重,因为按照今天的英镑购买力,她可能需要1250万英镑,方可过好皇太后式的生活。


而现在全球所有的商品——从啤酒到牛奶到排骨价格都在上涨,一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正在到来。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受到 1月华南冰雪灾等多重因素影响,带动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2月份的中国消费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8.7%,创下自1996年5月以来的月度新高。可是当中国人叫苦不迭的时候,有人却声称,正是中国正在启动的庞大的消费力,拉动了这一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的确,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中国经济正在由出口、制造业带动转为内部消费带动。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消耗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猪肉、一半的水泥、三分之一的钢铁和超过四分之一的铝。相比1999年,中国进口大豆和原油的金额增长了35倍,进口铜的金额增长了23倍。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这句话也经常被反过来说,什么东西贵,是因为中国人开始买了。钢筋水泥如是,黄金石油如是,甚至鸡蛋牛奶,也是因为中国人改变了饮食习惯的关系。


的确,这一轮价格上涨,最开始引起大家注意的,正是猪肉价格的上涨。显然,13亿中国人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每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耗费7公斤的饲料,对肉类的需求增长引发了对饲料的需求增长。更可怕的是,油价已经飙升到了令人恐惧的109美元,高盛还预计,涨到200美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情况不仅造成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也使用以制造乙醇和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的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增。过去两年玉米在期货市场价格已提高一倍以上,大豆涨了将近两倍。玉米是牲畜饲料的重要成分,玉米涨价,饲料自然更贵,于是各种肉类和蛋类价格也水涨船高。


在美国,过去5年才涨一次的小麦,在过去10个月里连涨了三次,导致面包价格飞涨,不仅如此,据说八成的杂货都会因此涨价。


我们必须承认,这一轮全球性通胀的出现,与中国基础建设过热大量进口原材料有关,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对肉类粮食的消费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定,是中国在输出通胀。事实上,如果在这一场全球通胀中,中国需要承担四分之一的责任的话,正在指责中国人的美国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半的责任。这几年,我们看着债台高筑的小布什政府滥印钞票,用美元疯狂贬值的办法来抵赖外债;看着有“直升机”外号的伯南克动辄升空发钞票,几千亿美元砸进银行救市,可是面对这一场有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这几千亿美元仅仅是开始,他们也许最后不得不饮鸠止渴,用刺激通胀升势来令美国人重新开始供楼。 2003年,美国硅谷流行一个车贴——神啊,再给我一个泡沫吧。上帝听到了他们的呼唤,于是给了他们一个房地产泡沫。5年之后,房地产泡沫又破灭了,还有人在祈祷再来一个泡沫吗?也许,上帝再一次伸出了手,可是,这一次来的是商品价格的泡沫。于是,他们指责中国人制造了这一次泡沫。所以,在咬着北京10块钱三根的香蕉的同时,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车上贴上:“菩萨啊,把泡沫还给美国人吧。”

 

星期二, 04月 22nd,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企业家的真心话大冒险

美国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除了走红全球的美剧之外,综艺节目也非常有想象力,当然,彼邦并不像国内这样对唱歌、跳舞和杂技推崇备至。美国的综艺节目,会经常以高额奖金为诱饵,吸引观众参与各种匪夷所思的竞赛。文雅的有拼字游戏、智力抢答,恶心人的有吃各种奇怪的东西包括蚂蚁、蛔虫,而最近看到的一个名字叫《谎话靠边站》(the moment of truth)的节目,则更加令人震撼。


这也是一个回答问题赢取奖金的节目,游戏者坐在高台的椅子上,身上也许带着类似测谎仪之类的仪器,对于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回答 yes 或者no,过一会儿就会有一个类似机器的女声宣布刚才的回答是否真实,如果是真的,游戏者就能得到奖金。这个节目的出手是相当大方的,第一笔入门奖金就从 1万美元开始,所以纵使明知道主持人问的问题会极为刁钻古怪,纵使明知道台下前排就座的是自己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会咬牙坐上那一把椅子。奖金最多的能达到多少?不知道,因为我坚持看了几天,却没有见过一个人能够坚持走到最后。我见过一个英俊小伙子,镜头频频扫到台下他那貌美如花的女朋友,二人看起来就是那只羡鸳鸯不羡仙的一对儿。最后令这个小伙子止步的问题是:“你是否曾经为挣钱出卖自己,接受过皮肉交易?”他无语望苍天,最后狠狠地蹦出一个yes,一时间全场哗然,女朋友泫然泪下,老父目瞪口呆,小伙子立刻宣布拿钱退出。他最后拿到了10万美元。至于这笔钱能不能弥补他那个回答所造成的伤害,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种挖人隐私,看人在高额奖金的诱惑下,明知道会伤害自己的形象和自己所爱的人,也下狠心要将藏在灵魂最深处的最不可告人的秘密挖出来给所有人看的节目,最能满足观众的窥私欲。因为参加游戏的都是些普通观众,所以问的问题也总是围绕家庭和性事——你有没有因为你丈夫秃顶而嫌弃过他?你有没有为是否忠于婚姻而挣扎过?你有没有和有夫之妇有染过?自认道德楷模的美国中产阶级可能还会对此有批判精神,如果将这类节目移植到中国,绝对比拼不过类似天涯社区这样的战斗小三大本营。而且,更遗憾的是,虽然由于2008年春节前后发生的艳照门事件,中国人对于涉及性的他人隐私的兴趣,卷起了一场如滔天洪水一般的热潮,但是热潮过后,那些等闲的PS照、剪影照、内地明星疑似失落手机照和极个别网友自发传上网的真人秀艳照,都如米粒之珠,不敢争光华了。好在,除了窥探性隐私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名人隐私。影视明星的隐私,狗仔们挖了一些,网上爆料了一些,拼拼凑凑,也都不新鲜了。但是如果以巨额奖金为诱饵,请到中国的企业家们来玩这场“真心话大冒险”游戏的话,一定噱头十足。


如果是王石,我们可以问他,除了他之外,他的下属是否真的从来没有用贿赂的方式拿地?


如果是潘石屹,我们可以问他,他和张欣在公司和家庭谁的地位比较高?


如果是冯仑,我们可以问他,除了牟其中,还有什么人可以成为他下一个干爹的人选?


如果是马云,我们可以问他,他的沙煲兄弟们在阿里巴巴上市时靠卖旧股套现的时候,他有否想过劝阻?


如果是李开复,我们可以问他,看着Google市场份额的下滑,是否有那么一刻,真心地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如果是宗庆后,我们可以问他,到底有没有想过把位置传给女儿?


如果是马明哲,对不起,请让我问一个我个人最想问的问题:“你是否知道有一个叫思朴的年轻人,天天写博客呼吁爱国股民们救市不要救平安,任其一路跌破发行价?”


星期四, 04月 17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独立买房的城市新女性

独立买房的城市新女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沈威风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养猫的朋友小壳最近在考虑一个新问题,遇到了一个好的结婚对象(注意,仅仅是结婚对象而已),要不要结婚呢?她认为应该结婚的理由是,第一,她已经到了结婚年龄了;第二,父母也认为她应该结婚了;第三,那个男人条件还不错,怎么看都是一个嫁得过的人。而她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理由是,第一,嫁得过和真的嫁是两回事,条件不错和合法地睡在一张床上也是两回事;第二,这个理由很老土,没有爱情的婚姻能带来幸福吗?小壳虽然是80后,但是她思想还算传统,她不能接受婚后出轨,也不想结婚后再离婚;第三,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


结婚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有爱情的人来说,是给爱情一个圆满的结局;事实上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结婚是为了给自己一份安全感,一个家,一种有归宿的感觉。但是,小壳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在这个年代,女人的安全感不需要婚姻就能给到,我们自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而不需要那个来自遥远火星的男人。小壳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心态,认为自己还是很有安全感的:首先,她有一份安定体面并且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其次,她有精神寄托,那是一群陪她走过漫漫痛苦失恋岁月的猫,男人伤了她的心而猫咪们静静地舔合了她的伤口;最后,她有自己的房子——尽管,这套公寓有她父母不小的贡献。


这个时代,这个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女人和小壳一样,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在没有男朋友或者结婚对象的前提下,在房价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大环境中,走上了独立买房的道路。她们认为,一处房产证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房产,的确比男人更有安全感,虽然只有70年的所有权,但是哪个女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对男人的所有权能长达70年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个秉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大无畏精神,有着长达8年相亲史的女朋友小S,从去年夏天开始,每周相亲的间隙抽出一天时间去各大楼盘看房。她的买房计划很清晰,不能离市区太远,五环外坚决不考虑,因为单身女性晚上回家会很不安全。不需要很大,50平米以上都可以考虑,她打算就买一张沙发床,白天收起来晚上打开,坐卧两便。在奔波看房的过程中,她有时候会感叹,如果真的只有一张沙发床大小的房间,我怎么才能把父母接到北京来住呢?毕竟,30万元的首付中,有她的一半也有父母的一半。问她在买房梦想中,为何没有男性形象出现?她横了我一眼说,男人是除了地产经纪之外,这个世界上伤害我最深的物种,这是我的房子,只是我的房子,更有可能,是真正与我相依为命走过人生长路的东西。


  随着传说中的“拐点论”的到来,她每天早上起床先感谢王石,感谢他的言论带来地产价格的下降,一面大幅提升每周看房的时间,一面减少相亲的时间,尽管到目前为止,她的行动还没有收到任何成效。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姑娘们在买房还是结婚的问题上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加拿大一个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说,37%从未结婚的单身女性,拥有自己的住宅,“单身女性对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比找第一任丈夫更加热衷”,该公司这样说,“单身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根据他们的调查,这些独立买房的女性的平均年龄为29岁,80%没有小孩,49%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只有29%的人表示将来可能因为结婚而卖掉房子,而50%的人表示如果卖掉房子,原因只能是为了买更好更大的房子。


该公司进行此项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醒房地产开发商,要注意单身女性买房的举动越来越频繁,年龄越来越年轻,已经日渐成为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房地产相关行业应该注意并主动迎合她们的需求。至于与她们相对的年轻男人,该公司在报告中提了一句,“相比女性,他们离开父母羽翼的欲望似乎没有那么强烈。”

星期一, 04月 14th, 2008 未分类 1条评论

莫道不销魂

前几天在新浪博客的推荐里看到有人赞一个叫杨雨的美女教授讲李清照讲得极好,好到有李清照附体之感,更说这位美女之相貌体态,堪比赵雅芝,看得我心痒难忍,赶紧上网找来看。这位教授的美貌,我忍受着慢如龟的网速,总算是欣赏到了,这位教授对李清照的解读,我在某网站读书频道看到了《莫道不销魂》的前半本。

李清照,我算不上有研究,不过大才女的名作,会背的还是有那么几首的。尤其是那首《声声慢》,我小时候老爸教的第一首词,所以印象极其深刻,第二首是岳飞的《满江红》,现在想来这两首词的组合颇为怪异,不知道当年老爸怎么选的,估计也是他的个人喜好所致。至于李清照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总记得看过的书的插图无一例外都把她画成了一个人比黄花瘦的寡妇样的人。突然又想起小时候看过一本民间故事之类的书,说李清照逃难逃到金华附近,和村口同是逃难而来的秀才因为一支杏花结成患难夫妻的故事,记得不清楚了,不知道这个故事有没有事实依据。《莫道不消魂》的后半本我也没看到,不知道有没有被杨教授当作李清照好色的一个证据。

李大才女虽然是个宋朝高干子弟,但是身为才女有点文艺气质那是毋庸置疑的。喜欢喝个小酒,打个牌,和丈夫调笑一两句,这都属于闺阁情趣,鄙人身为存疑才女,写作便秘的时候也得喝两口黄酒,上联众打会儿升级来舒缓情绪。这点小爱好就上升到好酒好赌好色的高度,更何况用来作为例证的,仍是李清照脍炙人口的那几首词的内容,让兴致勃勃跑来看八卦,以为教授从史料堆从当时的名人笔记中挖出什么猛料的我大失所望,也难怪网友们炮轰美女教授哗众取宠了。

不过,杨教授的解读让我看不惯的倒不是李清照的三好,而是她再三说,李清照是文化超女,赵明诚就是学术快男,快男将超女视作偶像,粉到一定程度,便欲独霸之,所以娶之——这杨教授,大概是湖南卫视的粉丝吧。

星期三, 04月 9th, 2008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