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中有很多是管理者,手下的部门大概有大有小,有几个人的,也有可能有几十个人的,几十个人的团队就是一个大部门了。大家都知道,管理,一方面管的是物,也就是比如劳动工具、资金等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是管人。而几乎所有的管理者在谈到管理上遇到的难题的时候,都会说,最难管的是“人”,而不是“物”。因为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有七情六欲,有不同的气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理念,而管理“人”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各种各样的人融合在一个组织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最高的效率。可是这一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太难了。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管人难,管中国人更难。”
可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偏偏又有像唐骏这样,说自己喜欢做管理工作,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人,一直以来,我觉得是因为他自身性格的原因,一个情商超级高的人,当然喜欢和人打交道啦。
这两天在看《玫琳凯 谈人的管理》这本书,封面上的玫琳凯非常漂亮,很有好莱坞黄金时代女星的气质,书名用了玫琳凯的代表色粉色,导致我一度以为这本书是写玫琳凯的传记,而不是一本讲管理的财经书。当然,书的内容也的确跟一般的财经书管理书不一样,做推销员出身的玫琳凯,即使讲起管理之道,也还是充满了女性的感性和细腻——她说她有一条黄金法则,来自于《圣经》第七章,“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这句话,或许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理很简单,人人都懂,人人都会说,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
作美容顾问可能是一项辛苦的职业,玫琳凯年轻的时候也因此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职业遭遇,等她成了企业家,做了管理者,她做的是改变这样的职场环境,让后进者不再面对她曾经面对过的遭遇。可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人是十年媳妇熬成婆,当受够了上司反复无常的坏脾气,咬牙趟过无数的职场潜规则之后,坐上梦寐以求的椅子,很难忍得住不颐指气使一番。
千年以来,婆媳的争斗据说往往来自于此,代代相传。百年以来的上司和员工的矛盾,也渐渐因此而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做企业是没有什么黄金法则的,我一向这么认为,除了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好企业公民这一点之外,能必然带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黄金法则,我并不认为它实际上存在,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是偶然。但是管理不一样,成功的管理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场有预谋的策划,是一种心灵沟通的艺术。当然,好的制度不可或缺,但是我相信,好的管理并不是制度的结果,相反,制度应该是管理者沟通艺术的衍生品。
只是,就刻下而言,我们只能说,黄金法则是存在的,只不过它还没有被刻在大理石上,传到我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