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沈威风的BLOG

swf.blog.techweb.com.cn

归档 - 05月, 2011

《这才是马云》,阿里味儿

今天在京东商城《这才是马云》这本书的页面看到这样一条读者评论:“作者陈伟,是马总这些年来的贴身助理,形影不离,是最了解马云的人。这本书绝对靠谱。2008年,我刚入职阿里巴巴集团的时候,在新人培训班上认识的陈伟。陈伟知道很多秘密,但他懂得把开放、透明和负责、忠诚很好的结合起来。”突然有所感悟,于是我决定要写一写我和陈伟还有这本书的故事。

这是一个挺长的故事。

认识陈伟是在2009年的2月,我在阿里巴巴跟马云聊天,聊过了饭点,还喝了一肚子茶,饿得我快晕了,也没好意思说,怕打断了马老师的谈兴。之后他有事,就把我交给了陈伟,让他带我去吃饭。因为不熟,吃过饭就散了,只是知道了这位老兄在给马云当助理之前,是给张纪中当助理的,我也就顺便问了问大伙儿都关心的问题:黄晓明有没有180啊?哈。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陈伟太太的生日,为了陪我吃饭,他就没能回家陪太太。这让我很惭愧。同时也觉得,当助理真是一份挺不容易的工作。

谈到写书,也是个意外。2010年的9月吧,网商大会,我去杭州,斯瓦辛格演讲的那天,陈伟带着儿子去听,我们都没有座位,三个人坐在过道上听的。我送了他一本我的小说《炒作》,他拿了,却跟我说,他从来没看完一本书,却打算写一本书,写了几千字了。我听完有点崩溃,问他写的啥,他说就是写马云。我也不晓得他会写成啥样,不过我想,助理肯定会了解到比我们多得多的东西,所以我就鼓励他,好好写,一定要写。过了几天,他就把那几千字发给我看了,一段一段的小段子,但是都很有趣,几千字就让我笑了好几回。

我给了一些建议,从此开始了陈老师长达半年的痛不欲生的生活,据说为了写这本书,抽了好多烟,每天写得腰酸背痛。我还很得意地说,你终于知道码字是什么感觉了吧。过完春节,终于定稿,然后就开始了我的鸡飞狗跳的生活。陈伟隔三差五地就催我,马总今儿又问我书啥时候出了。过几天就说,张英昨天又问书的事了。搞得我压力很大。

当然,结果是令人兴奋的。马云对这本书很认同,这个我可以理解。在我的印象里,马云其实是一个特别率性率真的人,他从来不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全能的人。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听完马云的演讲,我给他发条短信,夸他讲得好。一会儿他就很兴奋地回电话来,问:真的讲得好吗?我自己觉得还有哪哪不够好。——这个电话当时把我给惊着了,同学们,我一向认为马云是不世出的演讲天才啊,想想你还见过比他更有煽动力的人吗?所以,这样的人,并不喜欢被神化吧。

这本书是真正还原了马云,这个世界上,除了陈伟,我相信没有别人能做到。他认识马云20年,当了这么多年趣味相投的朋友,用彭蕾的话说,陈伟曾经是“老给马总讲笑话”的人,所以也只有他,会记得马云那么多的糗事,会把阿里巴巴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用一种平静幽默的方式记录下来。

据说张英是熬夜看完的。据说马云的父母也是熬夜看完的,老人家都多少年没这么晚睡过了。或许是因为这本书真正写了一个他们熟悉的人,而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据说现在马云的日常工作里加了一项:签名。一箱一箱的书堆在办公室里等他签,有的是给员工的,有的是送客户的,甚至送给政府的。这样的反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作为本书的经手人,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用娱乐化的方式解构马云,解构阿里巴巴的书,不讲大道理的书。我对它的定位是,所有想了解马云,了解阿里巴巴的人都看得懂的一本书,以前那些挂着“经管书”“励志书”的招牌的书,那样严肃认真地分析马云之道,那样的语气是多么拒人千里之外啊。

看到京东上的那条评论,我突然就明白了,阿里人对这本书的认同,是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符合他们的气质的书,是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他懂得把开放、透明和负责、忠诚很好的结合起来。”

非自己人,做不到这一点。

我又想起马云说的那句话:玩才能成功,做有可能失败。

好吧,陈伟作家,咱再玩儿一本书出来吧。

星期一, 05月 16th, 2011 未分类 没有评论